小儿肺炎小儿心悸眩晕 苓桂术甘汤
马淑霞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五脏病验案5则
苓桂术甘汤源于《伤寒杂病论》,其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1]苓桂术甘汤多用于治疗痰饮病,医圣张仲景常用之作为温阳健脾、化饮利水的基础方,主治脾阳亏虚致运化津液不能而聚液为痰的痰饮病。在临证时,灵活运用此4种药加减治疗痰饮病[2,3,4]。
马淑霞教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苗人才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河南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分会委员。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载,对于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深有研究。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苓桂术甘汤方义及马淑霞教授运用其辨治小儿疾病的5则验案分享如下。
1 苓桂术甘汤方义
茯苓为君药,可健脾化湿,甘淡利水,消已成之痰。痰饮实为阴寒之邪,需用温药以化之,故臣用辛温之桂枝,以温阳化饮。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培土制水、健脾祛湿,白术与茯苓相须为用,体现治生痰之源以治本;桂枝与白术同用,有温阳健脾之功。甘草味甘性平,有补气健脾之效,在本方起到3种作用:一是配伍桂枝辛甘化阳,以温补中阳;二是配伍白术益气健脾,培土以制水;三是调和诸药。合用此四药,温阳以化饮,健脾而利水,辛温而降冲逆。脾阳得之则健,痰饮温之则化。马淑霞教授在此方治疗基础上辨证加减,若兼风寒表证,症见流清涕、打喷嚏、舌淡者,多选用金沸草、紫苏叶、桂枝等;兼痰湿咳嗽,症见痰白痰多、舌淡、舌苔白腻者,多配伍茯苓、紫苏子、瓜蒌等;兼食积见舌苔厚腻、咽红、腹胀者,加焦三仙、莱菔子、厚朴等;兼肺脾两虚且气虚为主,症见面白、不欲饮食、消瘦、乏力者,选用太子参、五味子、白术、黄芪等。
2 病案举例
2.1 肺系病证——重症肺炎反复咳喘痰浊不消
患儿,女,11个月,2020年3月17日以“反复咳喘发作1个月余”入院治疗。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未予重视治疗,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1 ℃,伴有抽搐,意识丧失,双目上视,四肢僵直,急送儿童医院后又出现咳嗽加重,呼吸衰竭,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甲强龙、头孢他啶、利巴韦林、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后,患儿热退,呼吸衰竭得到纠正,但咳嗽、痰鸣、喘息症状未消失,于3月15日出院。出院两日后再次出现发热咳喘,故收入我院。查体:面色白,呼吸急促,喉中痰鸣,三凹征阳性,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及喘鸣音及大量痰鸣音,呼气延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滞。体质量10 kg。辅助检查:白细胞4.67×109/L,血红蛋白123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2.0%,淋巴细胞百分比为74.1%。西医诊断:肺炎。予以头孢曲松、痰热清静脉滴注两日,仍有发热、咳喘。笔者诊患儿后,考虑其为痰浊阻肺,复感外邪,致肺闭化热,诊断为肺炎喘嗽,证属表寒里饮化热证,治以解表宣肺、豁痰化热,拟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治疗。3剂,每日1剂,浓煎至100 mL,少量频服。3月20日二诊:患儿服药后发热退,咳喘减轻,但痰声“噜噜”,两肺痰鸣音,大便稍稀,出汗多。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味。方药组成:茯苓10 g, 桂枝6 g, 白术10 g, 甘草片3 g, 五味子6 g, 姜半夏6 g, 黄芪10 g, 桔梗6 g, 干姜6 g。3剂,每日1剂,浓煎至100 mL,少量频服。服药后患儿咳喘明显好转,痰声消失,精神转佳,三凹征阴性,两肺少量痰鸣音上方加川贝母3 g, 淫羊藿10 g, 继服3剂而愈。
按语:小儿重症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并有肺组织炎症、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通常采用抗感染、祛痰、止咳、退热等综合治疗7~10 d, 预后较好,但部分重症肺炎后期患儿可出现反复低热、咳嗽咯痰、纳差、精神疲倦等症状,对此西医的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而中医对此类疾病多从“热病伤阴”论治,采用滋阴清热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亦未能尽全[5,6]。除此之外,由于热极生寒,内伤阳气,马淑霞教授认为“热伤气”是重症肺炎的另一种表现,“热伤气”常见于重症肺炎后脾虚不运化,肺虚不宣,饮停胸胁,最终痰浊阻肺不消。此患儿复感外邪,内外合邪,闭阻于肺,郁闭化热,故出现热咳痰喘。治疗应先以祛邪,化饮兼清热,以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邪祛后脾阳虚,水湿失运,痰浊阻肺,则发喘咳,故予苓桂术甘汤加黄芪。方中茯苓健脾渗湿,桂枝辛温助阳,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芪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共奏温阳化饮之效。饮祛喘平,后期加川贝母润肺化痰、淫羊藿补肾纳气而愈。
2.2 心系病证——小儿心悸
患儿,男,7岁,于2017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间断心慌乏力4个月余,加重9 d。患儿平素经常反复感冒,每1~2个月即感冒1次。现乏力,多汗,心悸,憋气,活动后加重,自觉有气上冲胸之感,纳呆,体形稍胖。查面色苍白,精神一般,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结代。心率90次/分,律不齐,间歇9~1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略扩大,心律失常。查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2 U/L。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水气凌心。治以温阳化饮,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拟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 g, 桂枝6 g, 白术9 g, 防风10 g, 黄芪20 g, 太子参15 g, 丹参15 g, 炙甘草10 g。6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0月22日二诊:患儿自觉心慌乏力症状明显减轻,无憋气及气上冲胸之感,舌质暗淡属瘀邪未祛。以上方加当归10 g, 桃仁9 g。14剂,煎服法如前。服药后,患儿症状较前好转,面色渐红润,舌质淡红,脉象较前有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继以二诊方化裁调治约半年余,无感冒发生,期前收缩基本消失。
按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7]。马淑霞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由正气不足,加之感受外邪,内及于心,心阳耗损所致。心阳虚损则运血液无力,瘀血阻脉,故出现乏力、心悸、气短、多汗、脉结代等症。本案患儿平素反复感冒,心脾两虚,时有憋气及气上冲胸之感,符合心脾阳虚、水气凌心之证,故采用苓桂术甘汤配伍玉屏风散加减以温通心阳、化湿利水、益气固表,加太子参、丹参活血化瘀,收效良好。
2.3 肝系病证——眩晕(前庭神经炎)
患儿,男,12岁,于2013年4月16日以“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两日”入院。患儿5 d前曾患有感冒、发热症状,在当地医院诊为感冒,予以静脉点滴药物(具体不详)治疗两日,热退。继续上学1 d。两日前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由其父背入病房,查面色萎黄,精神差,不能睁眼,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纳呆,脘腹胀满,舌质红,舌苔白厚腻,脉滑。查心、肺、肝、脾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眼球震颤阳性;闭目站立试验阳性;血常规、血生化功能、心肌酶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前庭试验阳性;脑电图、心电图、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正常。余诊患儿后,考虑此病由痰湿内盛、阻滞阳气、清阳不升所致。西医诊断:前庭神经炎。中医诊断:眩晕证(中焦湿阻证)。治以健脾除湿,升清降浊。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茯苓15 g, 桂枝9 g, 白术10 g, 半夏10 g, 天麻10 g, 蔓荆子10 g, 甘草片5 g。水煎400 mL,分3次口服。连服5剂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出院。
按语:眩晕可由痰饮导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言:“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后世医家朱丹溪创立“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本案患儿感冒后出现眩晕症状,属感受外邪之后,损伤脾阳,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痰饮内阻,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异常,痰浊上扰,蒙蔽脑窍,而发为眩晕。治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茯苓利湿健脾;桂枝温阳化水,折饮邪上冲之势;白术与甘草合用,补益脾气,培土以制水;蔓荆子升阳,清利头目;半夏燥湿化痰,天麻息风止眩,二者合用,主治昏眩。全方升清降浊,标本兼治,则脾健湿除,痰浊消,清阳升而眩晕止,病自痊愈。
2.4 脾系病证——燥证
患儿,女,7岁5个月,2020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口唇干裂1个月。患儿口唇干裂1个月,伴眼干、阴部干燥1个月,时伴有眨眼,并用唾液抹眼及阴部,不发热,在外院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均正常,抗SSA抗体阴性,诊断排除干燥综合征。服药(具体不详)无效。查体:口唇干裂,唇周皮肤淡红,身体瘦弱,面色微黄,双手不温,舌质淡红,苔少水滑,脉沉滑。西医诊断:内分泌失调。中医诊断:燥证。辨证:脾肾阳虚,水津不布,失于荣养。治当温阳化气,利水升津。方拟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方药组成:茯苓10 g, 桂枝3 g, 白术10 g, 猪苓9 g, 泽泻10 g, 黄芪10 g, 干姜3 g, 炙甘草5 g。7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症状减轻,服5剂后诸症皆消失。
按语:马淑霞教授认为,本案患儿虽出现唇、口、眼、阴部等干燥症状,形似阴虚燥热,但结合中医诊断根据症状分析,应属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津失气化,无以上荣口唇、眼部,无以下润阴部,故出现上述症状。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予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以化气温阳、布散水津,加干姜温中化饮,再配黄芪健脾益气以升清。全方共奏温阳健脾、化湿布津之功,患儿服药5剂后而愈。
2.5 肾系病证——遗尿
患儿,女,6岁8个月,2021年5月8初诊。患儿近5个月来每日入睡后遗尿,每晚1~3次,夜睡较深,不易唤醒,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治疗后疗效不佳,患儿现面白,神疲,形寒肢冷,动则汗出,大便调,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及骶椎X线片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遗尿,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肾暖脾,固涩止尿。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茯苓12 g, 桂枝10 g, 白术15 g, 益智仁12 g, 金樱子肉12 g, 桑螵蛸12 g, 甘草片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隔姜艾灸神阙穴。嘱患儿睡前少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服用7 d后,患儿精神可,晚间遗尿次数减少,唤时即醒。继续上述治疗7 d后,患者遗尿未再发作。守原方加减继续服用1个月停药,后随访半年未见遗尿再发。
按语:马淑霞教授认为,本案患儿遗尿的发生与脾、肾两脏有关。肾者,主水,主闭藏,司二便;脾主运化水液。脾肾对水液代谢起到重要的作用。若小儿脾肾虚损,则易发为遗尿。本案患儿先天禀赋不足,下焦虚寒,脾肾阳虚,膀胱不温,膀胱气化功能异常,水道不约,闭藏失司,发为遗尿。治疗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茯苓利水祛湿;桂枝温阳化水;白术补脾燥湿;甘草助脾化阳;金樱子、桑螵蛸温阳补肾,固摄止尿,协桂枝温下焦之阳。脾肾之阳得补,下焦虚寒得温,则遗尿止。
3 讨论
马淑霞教授认为,小儿素来脾虚,加之饮食不节,导致脾常虚,不能运化水湿,而痰湿聚集。故小儿系疾病多责于脾,常责于痰。苓桂术甘汤主治脾阳不足、痰饮内聚之证,以温补脾阳、健脾利水为治则,可用于治疗各种痰饮病。以上病案虽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但探其机制,皆为脾气虚损、痰饮内停,故治以健脾助阳、利水消痰之法,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此方可治疗相同病机的不同疾病,恰为“异病同治”之体现,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核心理念。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张雯 周怡 张骁 马淑霞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yangsheng/yangshengshipu/2024-02-19/73772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