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
近日,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共评选出医学科学技术奖79项,卫生管理奖2项,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2项,青年科技奖7项。其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荣获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
01
二 等 奖
项目名称
代谢性疾病的早期预警及转化策略
主要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
李玲,姜虎林,傅湘辉,韩晓,金亮,刘得辰,殷汉,李国庆,吕颖奇,孙卫霞
项目简介
糖脂代谢稳态平衡是机体应对内外时空环境变化的重要保障,其失衡导致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国药科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糖脂代谢时空网络调控展开密切合作,项目组从分子水平到网络互作、从单器官到组织间应答协调等方面,深入解析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在糖脂代谢前沿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应用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1、多层次阐明糖脂代谢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
该项目阐述了一系列基于 β 细胞外泌体的器官间通讯新机制,发现并鉴定代谢调控物质 miR-26a、miR-802 及lncRNA β Faar 等非编码 RNA 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调节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作用:既可调节 β 细胞胰岛素的转录和分泌,维持葡萄糖稳态;还能作为组织器官间通信的介导者,通过循环外泌体以远距分泌的方式调控肝脏关键信号通路,增强远端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和代谢稳态。由于代谢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该协同作用网络及远端组织代谢调控,将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规律,解析调节糖脂代谢稳态的组织器官间信息对话与互作机制,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2、多角度鉴定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早期预警标记:
循环中的代谢调控物质作为细胞间的通讯方式,借助外泌体携带信息,在不同细胞、组织与器官之间传递。该项目在外泌体筛选 miR-26a、miR-802 及 lncRNA β Faar、lncRNA ROIT 等非编码 RNA,发现其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代谢指标密切相关,确定可作为糖尿病和肥胖早期阶段基因检测标记,并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敏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借助标准混合膳食测试评估肠胰激素水平,揭示肝脏-肠道-胰腺等器官间的代谢互作模式和信息交流机制,鉴定 GLP-1、Ghrelin、PP 等重要的肠胰激素及代谢节点分子,阐明代谢时空变化在环境适应及生命健康的作用,为代谢性疾病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早期预警指征和干预时间窗。
3、多途径发展代谢健康的关键技术与诊疗策略:
该项目依靠医药、医工交叉融合,充分整合多学科前沿先进方法,发展代谢健康新策略。借助已经鉴定的非编码 RNA等创新性强、功能和结构新颖的靶点分子开展药物研发工作;建立纳米靶向药物递送技术,开发胶原消融型的“nanodrill” 纳米递送系统,有效地解决病理微环境阻碍药物起效的 “卡脖子” 难题,为重塑糖脂代谢的稳态平衡提供安全高效的载体平台;构建基于器官芯片的肝-胰类器官系统,揭示调节糖脂代谢的器官间信息对话,拓展代谢性疾病诊疗策略,推动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惠民的水平。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 PNAS、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有重要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发表,被 Nature Reviews 等国际一流期刊正面评价,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26 项,培养博士生 32 名,成果已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十余家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推广和临床应用,并获得医药产业关注和投资,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02
三 等 奖
01
肾小管同质炎症纤维化新机制发现及其转化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
刘必成,吕林莉,汤涛涛,王彬,闻毅,李作林,马坤岭,伍敏
项目简介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脏病变进行性发展导致终末期肾病形成,我国已有逾百万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构成巨大疾病负担。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形成的关键病理变化,但其发生机制仍未阐明。吕林莉教授和刘必成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重点、重大国合、面上等项目资助下,围绕细胞外囊泡在肾小管间质炎症形成中的作用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外囊泡介导的细胞间对话在小管间质炎症形成的新机制,成功建立了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肾脏病靶向抗炎治疗新策略,并发现了慢性肾脏病尿液细胞外囊泡新型诊断标志物,为创新慢性肾脏病诊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成果在本领域顶级刊物Sci Adv、Kidney Int、J Am Soc Nephrol等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4项,并与相关制药企业成立联创实验室,积极开展转化研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02
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主要完成人
刘玲,潘纯,孙骎,邱海波,黄英姿,郭凤梅
项目简介
呼吸衰竭是重症患者最常发生的器官功能衰竭,也是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甲流等新发传染病的首要死亡原因。呼吸衰竭的防治是全民健康领域最迫切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的关键着力点。项目组前期研究显示,我国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高达 60%,远高于国际水平(40%)。呼吸衰竭患者的异质性大疾病进程复杂,缺乏精准化的治疗策略及不同地域间诊疗水平差异巨大是呼吸衰竭治疗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导致病死率高的关键原因。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会通过非生理性机械辅助导致肺损伤。如何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减缓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是呼吸衰竭治疗领域的核心问题。
项目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社发)项目等支持下,围绕上述瓶颈及核心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构建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并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理论革新:创建基于表型的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及同质化推广平台
构建病因表型导向的精准化呼吸衰竭治疗策略;
构建临床表型导向的精准化呼衰竭治疗策略;
创建呼吸衰竭同质化诊疗推广平台。 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部分成果纳入国际指南及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率先将病因表型及临床表型落实到指导呼吸衰患者精准化治疗选择,实现了呼吸衰竭治疗从规范化到精准化的重大突破。
二、实践创新:构建呼吸力学及可视化影像导向的精准化机械通气治疗体系
构建呼吸力学导向的精准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
建立可视化影像导向的精准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 引领了床旁呼吸力学及肺可视化影像导向精准化机械通气的国际学术前沿,为呼吸衰竭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临床可行的实践范式。
三.产品突破:创新型机械通气模式的研发及全球推广应用
首次开发了神经驱控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获国际公认。
首次研发了呼气期神经驱控的正/负压辅助通气,为机械通气模式带来新的曙光。
开发了辅助通气自适应人机同步功能,全球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开发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明显改善困难撤机患者的预后,获得国际公认,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且集成到呼吸机,近两年全球产业化推广应用超过 5 万台。
本项目成果显著,共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SCI 收录 100 余篇,其中 10 篇代表文献发表于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Intensive Care Med, Chest, Crit CareMed, Anesthesiology, Crit Care 等国际知名期刊,总影响因子 97.658 分,SCI 他引共 629 次,成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并纳入国际指南及国家诊疗方案,创造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并集成到呼吸机全球产业化应用。项目从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的理论革新,到精准化机械通气治疗的实践创新,再到新型机械通气模式的产品突破,实现全链条的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的构建,并通过创建远程 ICU同质化平台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编排 | 刘敏
校对 | 王倩
配合 | 科技处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 出品
盘点2023丨CDL来啦!
全球首次发表!
医联赋能 共赢未来丨中大医院结对帮扶与医联体合作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anzixun/xingyedongtai/2024-01-31/73706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