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学成长观——在挫折中奋进,在失败中成长!

  • 2021-08-17 09:24:54   
  • 白如月
  • 快讯

行医25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遥想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从第一志愿(浙江医学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第二志愿(浙江医学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到第三志愿(温州医科大学),从临床医学专业到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大医科,真的是铁定选择了从医这条路。

为什么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呢?每次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我经常会抛出这个问题。学生总是这样回答:“我想要成为医生,能给家人治好。”

如果这个问题抛向我自己呢?似乎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仅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医生是倍受尊敬和爱戴的职业。在医患矛盾容易被“激惹”和医生期望值被不断“加码”的今天,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终生学习和一辈子奋斗。

人生中总是有大大小小的第一次,或多或少在记忆深处留下痕迹。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医院入职报到,犹记得穿上白大褂、举拳宣誓的那一刻,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全国还没有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医院安排新员工去各临床科室轮转,第一年大内大外统轮,第二年内科片小轮(因为我第一志愿填报了血管内科)。1998年的某一天下午,我正埋头在中西医结合科房手写住院历时,时任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沙振球教授(也是我后来的硕士生合作导师)找我单独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去心内科。在一阵激动和暗暗窃喜后,我连连点头。直至今天,我一直心存感恩,他是我成为血管内科医生的领路人。中国有一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漫漫人生路,终于为我开启了作为血管内科医生的职业生涯。

1998年心内科房溶娟教授教学查房

一辈子可以很漫长,也可以很短暂,尤其当生命的气息在你眼前流逝的时候。

在完成轮转后,我分配到了血管内科。我的第一次独立值夜班是在惊心动魄中度过,和我搭班的是一名20余年临床经验的资深老护士。前半夜是各种手忙脚乱:手写白天没写完的程录,晚上新收患者的入院历和首次程录,从一堆单子中找出自己管床患者当天检验和检查结果报告,把报告单用浆糊黏贴到历“报告粘贴单”,把次日凌晨需要抽血的检验单标签贴到试管上,在房熄灯前去每个房间、每个患者床边转一圈,看是否有需要处理的问题……一个晚上过得非常充实,忙碌过后早已是子夜时分,终于能喘口气。我和值班护士静静地坐在护士站桌边,眼前是心电监护仪上不停的心电图走线和生命体征参数,耳边是“叮…叮…叮…”和时而间杂着的报警声,窗户上映出我们默默守护的身影。

对于一个新手菜鸟而言,身边资深老护士的临床经验无疑是助你升级的“超级宝典”。忙碌过后,我静静躺在值班室的床上,紧张的心弦慢慢放松,不自觉地便阖上了眼睑。霎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医生,医生,快起来,17床要抢救啦,快点……”随后就是渐远的小跑声。我一翻身,披上白大褂,开门跑去。跑到房床边,原来这名患者要下床解小便,突然两眼上翻,肢体无力,意识不清,值班老护士、护士实习生和患者的老公已经在合力将患者往床上搬。如同很多第一次面对这种抢救场景的住院医师,紧张、恐慌、担心、害怕、焦虑如同洪水野兽般袭来,我感觉手足无措,声线颤抖。看到身边老护士快速敏捷、果断能干的模样,我的慌张在接下来的抢救中得到舒缓,胸外心脏按压、开通静脉通路、电除颤、联系麻醉科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中。这是一名68岁女患者,有40年程的风湿心脏瓣膜(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和心房颤动史。在多次电除颤和利多卡因注射(房急救备药)后,心电监护仪上从正弦波到一条直线,一直没有看到希翼中的QRS波。在心脏按压换手之际,我摸出值班手机赶紧给沙院长打电话请求支援。5分钟后,沙院长从家里一路小跑赶到了房。有权威专家在身边指导,我快跳出来的心终于可以慢慢回落。抢救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伴随着晨曦的第一声鸟鸣,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我们宣告失败。看到鲜活的生命在手中慢慢流逝,无力和挫败感如同黑雾将我包围起来,久久不肯散去。

“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跨过面前的阴影,希望总会在某个转角与你不期而遇。面对各种惨痛的失败和经验教训,我一头扎进图书馆不断地啃书、查阅文献,在反思中前行。多年后,我积极报名并成为医院首批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高级血管生命支持和EP导师,致力于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培训,希望我们的年轻医生能未雨绸缪,有备而战,也希望我们的生命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做到极致。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都说选择从医,就是走上“不归路”,一条“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路。

在工作3年后,我赶上了在职读研的好机遇,我完成了硕士生阶段的培训。2003年春季,我一路师承我的硕士生导师王建安教授,考上了心内科博士研究生。我花了10余年时间慢慢完成从医学本科教育到博士生毕业的学历培养。现在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实行的临床医学八年制、“5+3”长学制或“四证合一专业性硕士生并轨”的培养模式,为当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大门。

2003年血管科学位点研究生论文答辩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在无数次实验失败中寻找新的出路,却练就严谨求实的最佳路径。

我从当时入门较早的师兄手上学会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从此开启了我的科研之旅,且甘之若饴。清洗玻璃培养皿、移液管,浸酸消毒、烘干、填塞棉球、用牛皮纸包裹后放进高压灭菌锅,每一步繁琐的准备过程,在一次次实验失败中重复。如今的研究生做基础实验,通常采购一次性细胞实验耗材,即用即扔,比起当年的我们,真的不知道节约了多少倍的时间成本。

回顾博士生3年零3个月的实验进度,似乎只有最后半年得到的数据才能真正用得上,前期基本上是在不断摸索实验条件、不停重复实验过程中荒废的。说是荒废也未必,任何事总是由量变到质变,没有这个量变过程,自然也不可能带来质变。相比现在实验室配备精良的技术员队伍和“万能”的科研平台和网络资源,那时候的基础实验条件,被远远甩开九条街了。博士毕业后,得到导师的器重,把我送到美国合作PI实验室进一步科研培训。那段日子也是最纯粹快乐的岁月,我继续每天两点一线,从小公寓到实验室,从动物房喂养小鼠到枯坐在冰冻切片机旁连续组织切片,一切就是一天。无数次得不到期望中的阳性染色结果,无数次小鼠撑不到实验终点就因动脉瘤破裂而死,挂念着国内牙牙学语8月龄的小女儿,心中填满了伤感和乡愁。

实验室里做实验

多年后,看着眼前埋头做实验的学生们,总忍不住要去教诲和叮咛。希望能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研作风、缜密的科研思维、求实的工作态度,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沉下心来搞学问,耐住寂寞做科研,学会研究的思路,找到研究的乐趣,爱上科研本身。每个周末组会实验汇报,每篇论文投稿前反复核查,每季答辩论文来回修改,每个疑难例讨论指导,每年结业考前个别辅导,我们携手伴行。每年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和住培结业考,都是我和学生共同的战场,考的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检验我三年间付出的心血。

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在血管重点实验室与研究生畅谈人生理想

人,总是在不停的磕绊中成长,在不断的失败中毗邻成功。遥想自己当初年少的青葱岁月,也是一路从跌倒中爬起。从医,本无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牢根基,宽知识,厚积而薄发也。

纵观我的医学生涯,是在失败中不断学习,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时光不负赶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不会辜负我二十余年的付出,也不会辜负每一个默默奋斗前行中的你!

作者丨浙大二院 教学部主任 谢小洁

责编丨鲁青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uaixun/2021-08-17/52456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