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和医疗险怎么买?如何避坑?

深蓝君在保险业内摸爬滚打多年,我见过了无数买保险被坑的案例;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十买九坑也并非不可能!重疾险、医疗险,各有各的坑处!这次我就逐一数清这两大险种的坑,并精细化到每一项保障内容。一、重疾险

重疾险原理就是患上合同约定的疾,保险公司就赔付一大笔钱。其本质是 “收入损失险”,更多的作用在于弥补患期间的经济损失,如生活开销、康复费用等。但重疾险非常复杂,普通人十有八九都会买错!接下来我就通过五步,手把手教会你挑选重疾险。第一步:保不保身故?

根据是否含有身故责任,可以将重疾险简单划分为“储蓄型重疾”和“消费型重疾”。储蓄型重疾:保终身,带有身故责任。比如说一份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即使一辈子没有患上重疾,但自然身故后也能赔50万。人终有一死,这类产品无论如何都会100%获得保额,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储蓄型,保费没有花费掉,最终是储蓄升值了。正因为如此,这些产品会非常贵,如常见的平安福、国寿福等。消费型重疾:没有身故责任,只是单纯的疾保障功能。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患上重疾,我们交的保费就相当于消费完了。这类产品由于去掉了寿险的保障,保费会非常便宜。个人认为,消费型重疾价格便宜,性价比非常高,适合于90%以上的普通家庭。买保险就是一种消费行为,既然享受了保障,付出保费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你请了一个保镖,不能因为保镖没有机会帮你挡子弹,就不发工资了吧。当然,这两类产品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偏好按需选择。第二步:重疾险保什么?

通过第一步,我们大致知道了自己要选择的类型;要么就是”身故 + 重疾“的储蓄型重疾险,要么就是消费型重疾。那么除去身故责任,重疾险到底保什么?重疾险对种主要分成 “重疾” 和 “轻症” 两大类,部分产品还有中症。重疾:危及生命的疾,治疗过程花费巨大轻症:不会危及生命,花费不大2020年,保险行业协统一修订了《重大疾保险的疾定义使用规范》。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8 种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这法定的 28 种重疾,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最核心的有了,其他重疾的数量再多都是噱头,连边角料都算不上。

银保监会已经统一规定好了高发的28种重疾,所有的重疾险都必须涵盖!在重大疾的保障上,大家可以稍微省点心。但是高发疾可不止重疾,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轻症、中症。比如最高发的轻/中症疾有11种:

《重疾险新定义》规定了3种: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剩下8种含不含,全靠保险公司自觉。比如高发轻症,有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功能衰竭等疾;高发中症,有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疾;在买重疾险时,最好确认这11种最高发的疾是否全都涵盖!此外,有些产品号称首创“前症”保障,也就是比轻症更早期的疾。但说实话,前症责任用处不大,噱头倒是不小。原因之一就是前症赔付比例过低,一般只有15%保额;第二就是前症理赔标准并不统一,各家保险公司制定规则随心所欲;第三步:重疾险怎么赔? 重疾险确诊即赔,可以说是保险业流传最广的销售误导之一。重疾险不是确诊重疾就能赔,要符合合同约定才能赔!以前 25 种重疾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分为 3 类:确诊即赔:3 种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6 种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赔付:19 种

第四步:要不要返还型重疾险? 江湖上有这么一类重疾险,号称“有,无返钱”,就是所谓的返还型重疾险。这听起来就很爽了,我们怎么都亏不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无图无真相,直接对比返还型的康宁保B款 和 消费型的嘉和保:

双方都是保障到70岁,10万保额,但是:嘉和保:我保障更好,价格更低;康宁保:如果你平平安安到70岁后,我可以给你退还4.5万。假如老王想挑一款,无非就两种情况:情况一:在70岁之前,老王就得了重疾两款产品都是赔10万,但康宁保要交的钱更多,到期后也没钱退了。选择哪个更划算,不用我说了吧?情况二:老王平安到了70岁,合同结束此时康宁保可以退回4.5万,而嘉和保什么都没。也就是说老王如果选择康宁保,在20年内每年要多交999元,但到了70岁会有4.5万收益。这值不值得?我们在Excel上算一算IRR(年化收益率):发现只有2.54%,非常一般。如果老王选择便宜的嘉和保,每年省下的钱就算去买一份年金险,到70岁时收益都会远不止4.5万。这种保障、理财,还能两不误,不是比直接买返还型重疾更胜一筹?这类返还型重疾险保障没有优势,收益更没有;还得要求身体不能出事才能退钱,买来干嘛?!直白告诉你,没有哪一款保险可以同时兼顾好保障和理财的!如果你不是家里有矿,就不要考虑这种产品了。我还是更建议购买消费型重疾险,三四千就能买到50万的保额,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第五步:保额选到多少? 我一直都在强调一个理念: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因为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补偿,保额太低根本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是2020年,部分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数据:

在研究报告中,我们发现 50% 以上的重疾险,重疾理赔金都不超过15万。试想一下,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买了 十几万元的重疾险有什么意义呢?我建议重疾险的保额 30 万起步,50万标配,100万不多。如果预算不够,觉得买高保额会有压力,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消费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没有寿险等责任,保费会非常低缩短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到 60 岁或者 70 岁,这样保费也会大幅度降低;增加缴费年限:延长交费年限,每年压力会更小;选择一年期重疾险:或者选择一年期重疾险进行搭配组合,做高保额。二、医疗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生。小小痛的医疗费人人都能承担,但如果需要几十万治疗的大要怎么办?很多人自然想到,通过医疗险应对大额医疗支出,所以市场上的医疗险非常受欢迎。但是对于这些医疗险,一样会有很多误区。第一步:医疗保险,都保什么?

市面上的医疗保险五花八门,在投保之前,一定要知道医疗保险能保什么。1、保什么医院:每款医疗保险对自己的就诊的医院都有严格的界定:公立医院:大部分普通人去的医院,是由国家设立,由卫生部监管的;特需部 / 国际部:虽在公立医院中,但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价格极高;私立医院:很多私立医院也很流行,比如儿科私立医院等。所以买了保险后,要清楚自己能在哪种类型的医院报销。在国内,绝大部分普通医疗险,只能报销公立医院的费用;只有中高端的医疗险,才可以报销特需部或国际部,以及昂贵私立医院的费用。2、保什么内容:去医院无外乎两种:门诊和住院。门诊责任:门诊费用一般不会太高,而且使用几率大;所以门诊医疗险比较少,意义也不大。住院责任:相对于门诊,巨额的住院花费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住院医疗险非常重要!第二步:医疗保险,能报多少?

上面我们知道了医疗险怎样报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能报多少钱的问题:我整理了一下,跟钱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项:1、保额保额很容易理解,就是可以报销的最高金额。其实在公立医院,就算是重一年,治疗费用最高也就是百万左右;保额再高,也许仅是出于营销的需要,实际意义并不大。所以不能简单认为保额越高就越好。2、免赔额普通人只看保额,实际上免赔额才是保险公司关注的重点。免赔额越低,就越容易理赔,非常实用。

但免赔额低的产品,往往保费较贵;而且极不稳定,停售机会很大。而目前市场流行的百万医疗险,正是因为有 1 万的免赔额,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理赔;所以大家只需要花几百元的保费,就能买到几百万的保额。所以也不能简单认为免赔额越低就一定越好,要结合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看。3、报销范围和医保一样,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范围也有两种:医保目录范围:只有在医保目录内费用的才能报销;不限医保目录:就算不在医保范围内,也可以报销;4、报销比例这一点同样重要,有些产品只能报销部分,有些能报100%。以下面某款产品为例,可以看到是报销不限社保内外,报销比例为 100%。

小结:在挑选一款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保额、免赔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这四点是与我们能报多少钱是直接相关的,也是一款产品的关键信息。第三步:自己需要什么?

明白保险原理后,在投保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医疗保险解决什么问题?医疗险一般有以下三类:分类 1:低保额,低免赔产品特点:这类产品保额比较低,一般只是几万;但免赔额也低,门诊或者住院基本都能报销。适用人群:这类产品理赔概率极高,能买一年是一年;仅是医保的补充,解决的是小额医疗风险的问题。分类 2:高保额,高免赔产品特点:这类是市场上流行的高额住院医疗保险,一般保额都是百万起步;但免赔额往往也要几千上万。适用人群:高保额,在我们罹患重疾时就是救命稻草,人人都适用。分类 3:其他医疗保险高端医疗保险:想到公立医院特需部、私立医院就医,就可以选择高端医疗险;海外医疗险:海外就医费用也可以报销;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就算现在有重,也可以买,政府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福利产品小结:医疗保险变化多样,大家不要被各种的细节所迷惑,一定要有取舍,学会抓住重点 ,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uaixun/2022-05-16/59141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