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和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
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春节临近,这是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个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共赢,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米锋指出,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场所和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在此也倡导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带病出行,保护个人、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中国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和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这三个高峰分别是全国各省的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
其中,全国发热门诊诊室的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了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的急诊高峰就诊人数是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在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的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在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国外检出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中疾控:我国尚没有监测到
近期国外检出了德尔塔克戎引发关注,公众担忧新型的毒株输入我国会引发新的感染,该毒株究竟有何危害,应该如何提前应对?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近期泰国检出了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该病毒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2022年12月以来,在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的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的能力等方面的足够的数据。
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2变异株,相关部门将继续跟踪国际的动态,进一步加强我们国家的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研判,现阶段仍需要强调要继续加强个人的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勤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入境人员入境后,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时候,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就诊。
农业农村部:对重点人群的包人包户联系制度,全国覆盖率达到99.73%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农村及地区重点人群防护。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在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全面摸排,目前已经摸排了5.9亿人,摸清了农村地区老幼病残孕等5类人群的基本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各地建立重点人群的包人包户联系制度。
据悉,目前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经建立了包人包户的联系制度。各地也在具体的工作中统筹安排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党员村医等人员力量,来确保到户到人。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组织动员了1901万人来包保联系重点人群,包保联系的覆盖率达到了99.73%,有21个省份实现了全覆盖,其他省份基本上接近全覆盖。
国家卫健委: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诊疗方案》特别强调对高危人群的生命体征监测
近日国家印发了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诊疗方案》,该版诊疗方案有哪些特点?对于当前的医疗救治有哪些指导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重症救治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诊疗方案》,结合了奥密克隆变异株以及感染者的疾病特征,是在前期奥密克戎感染重症患者救治的经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然后颁布实施的。
这一版的重症诊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关口前移,特别是加强了重症的预警指标,以及早发现早干预的一个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高危的重点人群。比如,在这个方案当中特别明确,对于没有达到重症的诊断标准的对象,如年龄大于65岁、合并一些基础性疾病、没有全程完成了疫苗的接种等等,这些患者一旦发生新冠病毒感染,但是没有到达重症的指标,这一类人群就就可以纳入到重症患者的范围进行重点的管理,也就是关口前移。
另外,这一版的重症诊疗方案还特别强调了高危人群的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完善了预警指标。比如,特别明确了在静息和活动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把这些指标纳入到预警指标当中。一旦指标有波动,就把患者纳入到我们的重点管理当中,进行关口前移,早发现早干预。
第二个特点是将临床实践当中,特别是重症救治当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纳入到这一版的重症的诊疗方案当中。比如说这一版增加了对于高热和咳嗽的对症处理。比如,特别完善了口服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早期应用。另外还将早期抗凝治疗的措施纳入其中,特别对相关的氧疗呼吸支持等等治疗的措施纳入其中,也强调了复位通气来改善低氧血症的重要性。另外还特别强调了ECMO临床应用的时机的把握,这些都是在重症救治当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
第三个特点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中医的治疗内容,增加了部分症型及病症结合救治的一系列的内容,加强对重症和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的指导,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值得强调的是,在第十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特别结合了重症的救治,目的就是进一步指导临床能够规范开展重症的医疗救治,提高救治的同质化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治愈率。
交通运输部:小客车流量达到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春节临近,目前春运客流量总体如何?有哪些特点?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在发布会上回应,截至1月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47.1%。
值得注意的是,小客车流量是2942.2万两次,比19年同期增长12.7%,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0.8%,小客车的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的最高峰。交通运输部会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客流趋势,切实加强运输组织,落实好春运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平安返乡顺利返程。
至今未感染的人群是否风险更大?中疾控回应
至今未感染的人群是否风险更大?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公众出行是否还需要防护?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不排除在春节期间受旅途疲劳、接触人员频繁等因素影响,感染因素增加。她提醒,建议相关人员继续做好个人保护,保持合理作息,膳食适量,应用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感染风险。
文化和旅游部:要求旅游经营场所做好常态化防控
1月8日开始实施新冠病毒感染 “乙类乙管”之后,对文化旅游场所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变化?针对新措施采取了怎样的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坚持把常态化防控和疫情严重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优化调整防控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发展,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全系统全行业进行工作部署。近期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召开了全国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乙类乙管”以后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执行党中央确定的防控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实现平稳转段。
二是优化调整现行的防控政策。根据“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第十版的防控方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做好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公共文化单位和旅游经营场所做好的常态化防控,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疫情严重期间,可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应对,果断干预,科学处置。
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交通运输、出入境等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文化和旅游部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配合,做好2023年春运期间游客安全有序的出行工作。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指导各类公共文化单位和旅游经营单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执行实施“乙类乙管”后行业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文化旅游活动正常开展,人员有需流动,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将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国家卫健委:自去年12月以来,先后派出29组国家级专家分赴各地巡诊会诊
在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方面,如何发挥专家指导作用?近期在加强重症救治专家指导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们始终注重专家在医疗救治当中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的作用,在疫情初期就建立了国家级专家巡诊,和线上、线下会诊的工作机制,为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期又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支持。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重症救治经验丰富的国家级专家,按照分包、分区、包片的原则,分批次赴各省区来开展重症救治的巡诊巡查工作,对当地的重症救治工作给予系统的指导和培训。自去年12月以来,已经先后派出三批次29组的国家级专家分赴各地进行巡诊,实现了国家医疗救治专家对各省巡诊的全覆盖。
第二,组织国家级专家对疑难危重的病例进行线上会诊。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先后组织了100余次的国家专家组的现场会诊,总计为超过1000例的病情复杂、救治难度比较大的患者进行会诊。自今年1月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家会诊的支持指导力度,专门安排了10组专家,随时对各地的疑难病例重症患者提供线上会诊,尽最大努力来提升救治效果。
第三,在国家级专家巡诊和会诊工作的基础上,各省份也都建立了省市级专家巡诊会诊的工作机制,省级专家下沉到地市,地市级专家下沉到区县,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疑难重症病例的救治和指导的力度,切实扩大专家指导和支持的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指导的作用,不断提升各地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的水平。”郭燕红说。
农业农村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是区域性的、结构性的、阶段性的
乡村卫生机构的这个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检测仪器短缺,当前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在发布会上回应,前段时间不少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也成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短板。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推动解决,一是和工信部、卫健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中央财政统筹资金安排、加大保障力度,千方百计的推动医疗物资向农村地区倾斜,医疗力量向基层下沉。二是加强调研督导和调度,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派出了32个组赴各地开展调研督导。三是动员社会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我们针对农村地区指氧仪和制氧机紧缺的突出问题,会同卫健委、工信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积极推动实现“两个全覆盖”,第一是农村地区的所有村卫生室指氧仪的全覆盖,第二是农村地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制氧机的全覆盖。
近期,为全国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117万多个指氧仪,配备制氧机方面,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制氧机,已经到位77%,第二批为其他的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从1月17日已经开始陆续发货。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个全覆盖,不少企业踊跃出资,近期我们会同工信部、卫健委一起在为一些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解决农村地区药品紧缺问题。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存在医疗物资短缺问题,有些是区域性的,表现为个别地区、少数地区缺,有些是结构性的,特别是一些医疗机构和患者对药品有差异化需求,也有阶段性的,特别表现在一个时间段比较缺。医疗物资是治病救人的,关系重大,无论是区域性的、结构性的还是阶段性的,这些问题都要尽全力推动解决。
国家卫健委:春节期间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节假日期间发热门诊的开设情况如何?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相关设备、对症药物配备以及人员培训的情况如何?如果症状加重,向上转诊是否有更为详实的安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对于基层的相关医疗救治、发热门诊是国家卫健委工作的重点。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的设置率已经达到了98.8%,其中乡镇卫生院的设置率达到了99.1%。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在节假日期间,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保证正常运行。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逐渐加大,返乡的人员也逐步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工作。
国家卫健委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做了一系列安排。第一,在相关设备配备方面,推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保障,如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血氧仪等这些设备。截止到1月17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配备了247.8万个制氧仪。全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配置了19.1万台制氧机。
第二,在药品准备上,国家卫健委建立了监测调度的机制。目前乡镇卫生院常用的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药品配备紧张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医务人员准备上,各地通过科学安排班次、临时招聘,同时组织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支援等方式来扩充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并指导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此外,在转诊准备方面,各地都扩容了120的转运能力和电话座机数量。同时也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至少要配备一辆救护车。并利用社会单位和个人,通过加强组织引导,来组建非急救的转运队伍,保证患者的转运需求。各级的医疗机构也建立了转诊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转运到上级医疗机构中,进行及时救治。
南方日报记者 刘长欣 赵晓娜 吴彬彬 王越莹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uaixun/2023-01-19/64345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女子自称复阳后老公不够体贴,一气之下跳河轻生……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和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2023-01-19 16:26:39
- 女子自称复阳后老公不够体贴,一气之下跳河轻生……2023-01-19 16:26:06
- 蒋仁杰(关于蒋仁杰部分内容简述)2023-01-19 16:23:25
- 空调内风机接线颜色(空调内风机接线图详解)2023-01-19 16:23:25
- 硬盘坏道屏蔽后还能用多久(硬盘坏道屏蔽工具)2023-01-19 16:23:24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
2022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一览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2022-09-07 07:10:10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09:40:26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