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现有200多家无人驾驶大模型企业 未来或将只剩10家

  • 2023-09-30 13:05:53    腾讯新闻
  • 陈更
  • 快讯

本报记者 尹丽梅 童海华 北京报道

“在无人驾驶的背后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量就是人工智能,所以每次人工智能的往前发展都会让无人驾驶上升一个台阶,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向前发展,无人驾驶就不可能向前更进一步。在这之中,大模型和生成式AI对于无人驾驶产生了一些新的促进作用。生成式AI的强大算力与大模型的技术加持使得无人驾驶真正成为可能的现实。”

9月28日,在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讲席教授兼院长张亚勤作出上述表述。

随着大模型等AI技术的爆发和落地应用,汽车行业开启了“智能化下半场”。

在汽车行业,关于大模型和生成式AI未来将走向何方,有着热烈的讨论。在张亚勤看来,现阶段无人驾驶领域有200多个大模型,在这200多个大模型中有190多个都会“死”掉,剩下的10个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剩下的10个大模型中,哪个会生存,哪个会被淘汰,不能靠政府去指定,需要市场来决定。但整体来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们需要新的算法,现在大模型的效率很低,GPT4比起人大脑的效率至少低1000~5000倍,现在的算法当然学习得很好,但是遇到那种新的、不在它的数据集里面的信息学习起来就有一些困难,需要强化学习来加强新的信息,这对无人驾驶来说很重要。同时还需要新的模型,模型之间的交互、联邦,包括模型如何上车、如何进入手机端,以及如何把大模型转换成小模型,都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张亚勤说道。

张亚勤表示,特斯拉做新能源车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是机器人、无人驾驶。但是他也看到,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全球领先,但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有长远的目光,特别是其中获得成功的企业,要看到新能源汽车赛道未来的制高点和决胜点在于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而不仅仅是电动化。

与此同时,张亚勤表示,生物智能同样重要,大模型和大脑连接会有很大的能量、很强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风险。

他呼吁,在大模型以及无人驾驶方面,需要政府更多的参与,这种参与包括对大模型的内容以及整个体系的综合治理。“我们的AI以后要更加可控、可信和安全,因为大模型不仅有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可能还会有幻觉,也可以被人滥用,甚至对生存带来一些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兼顾风险。”

由于场景复杂、任务复杂,更重要的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行业普遍认为,无人驾驶要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才可以大规模推广。张亚勤指出,这一数据目前已经接近18倍。

张亚勤认为,无人驾驶有很多关键的问题,包括市场的力量和非市场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包括技术可行性、用户需求、产业生态、商业模式。非市场的力量则包括政策、法规、伦理、隐私,以及一些非人为的因素。

“我一直相信L4+,也就是无人驾驶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把很多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这里面,这是一个无人区,总要有人去探索、去尝试。”张亚勤表示,无人驾驶的实现,不仅要有视觉,还要有激光雷达,不仅仅需要单车智能,也需要V2X,车路协同会增加安全度、冗余度,同时还需要开源。“我们相信不仅仅新势力车企有机会,传统车企也有机会。”

在张亚勤看来,无人驾驶会慢慢进入市场,无人驾驶进入市场后大部分还是有人在驾驶,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一定会并行存在很多年,无人驾驶要了解人的驾驶行为,才可以不断去适应大的环境。

“无人驾驶最重要的是安全。一方面是单车驾驶安全,一方面是车路协同技术安全。”张亚勤认为,V2X可以增加安全性,但是无法确定具体系数,所以需要理论模型,包括场景分布的模型、感知车辆交互模型、安全评价模型,做出理论公式形成分布。“V2X在很多场景可以比单车智能大幅度提高安全性,比如无保护的左转,安全可以提高10倍,从理论以及实际运用中可以证明,V2X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uaixun/2023-09-30/70288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