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有何经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下面就医网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世界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有何经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块的相关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

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阶段。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正文摘要:

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阶段。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不同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的方向最终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机制还需依赖于更多的实践加以验证。但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能够并存,是目前已知的事实,虽然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往往会伴随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世界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有何经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阶段。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8月,国家卫健委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

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低生育率,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重要人口特征,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变迁、城市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逆转。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经历的人口负增长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积累起了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在此背景下,人口再生产类型最终将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负增长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不同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的方向最终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机制还需依赖于更多的实践加以验证。但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能够并存,是目前已知的事实,虽然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学界对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经济结论不一:有观点认为其影响是不利的,包括人口减少带来劳动力减少和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以及储蓄和投资减少等;也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有利,当人口负增长时,劳动力投入减少,引发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还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各个国家地区异质性很大。

总体来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不必过于恐慌,但一定要及早规划、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已表明,人口负增长一旦出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面对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这一无法避免的趋势,需要积极筹谋,转“危”为“机”:

第一,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的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应尽快研究和制定中长期应对人口负增长的发展战略,统筹协调与人口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第二,提高劳动参与率,稳定劳动供给。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力度,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女性就业。

第三,提高劳动生产率,挖掘人口质量红利。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从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开发人口质量红利;另一方面,推动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与人力资源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充分吸收大幅增加的高素质劳动力,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地区差异,实现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有效配置。人口负增长的状况在城乡、地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充分加以利用,全面降低人口流动成本,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市民化的障碍,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重新配置,从而推动产业在地域间的转移与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第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负增长的经验,积极做好国际化人才引进工作,做好海外华人回国和外国人士来华就业创业的服务工作。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升级,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加强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第六,提升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力。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建立生育友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适当提高生育水平,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七,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统筹考虑。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往往会伴随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起单纯的人口数量下降,许多专家学者更担心的是“未富先老”“快负快老”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所以,要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健康水平,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的同时实现积极老龄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

发于2022.8.15总第105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中国人口负增长:影响及应对

作者:杨凡

世界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有何经验相关阅读:

青年学者丨王丽晶: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再认识和政策思考——基于人口负增长视角

摘要

12月22日下午,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 青年学者专场(三)——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专题研讨会(61)”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第三届中国老龄社会研究青年学术论文征集活动——红枫计划”(以下简称“红枫计划”)五位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主讲,头条养老、学说平台、老龄与未来微信视频号提供直播支持。

获得“红枫计划”青年学者学术论文二等奖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丽晶以“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再认识和政策思考——基于人口负增长视角”为题进行了内容丰富精彩的分享。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总和生育水平降至更替水平,并呈现波动下行趋势,近30年中国一直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根据人口发展规律,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内在增长率将由正转负,人口负增长能量日益累积。恰逢少子化、长寿化和人口惯性多重作用共同叠加,人口负增长惯性累积期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不期而遇”,中国即将开启人口负增长时代。借鉴人口负增长国家经验,结合国际组织倡议主张,充分挖掘老年群体潜力,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加深以及老年抚养比上升的挑战,而且满足老年个体在社会发展中彰显价值和尊严的需求。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国内外共识

(一)国际共识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各国和地区人口转变的普遍现象,各地虽存程度和阶段差异,但人口老龄化趋势一致。老年社会参与(Elderly Social Participation)泛指老年人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不仅包含正式的经济活动参与,也包括社会、政治、学习、文化、体育、娱乐、公益、志愿、家庭等领域各类活动的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老年人社会参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老年人的一项权利,世界各国和地区应该为老年人行使这一权利提供制度支撑。

1.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国际准则

1982年,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1年,联合国大会发布《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9年定为“国际老人年”。2002年,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将“积极老龄化”写进《政治宣言》,并且确定《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2005年,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加强老有所为和增进老年健康》。2008-2020年期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四轮《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及其后续行动工作会议

2.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国际经验

劳动市场改革。

老年教育培训。

共同参与活动。

(二)中国政策演进

来源:王丽晶

20世纪90年代,中国首次明确提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1996年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设专章“参与社会发展”。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设立“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专章。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此外,自2001年以来,从“十五”到“十四五”,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五个关于老龄事业发展的五年专项规划。

二、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条件和实践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基础

来源:王丽晶

1.低龄老龄化特征明显

低龄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低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

2. 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第一,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延长。

第二,老年人口平均余寿不断延长。

第三,老年人口健康状态持续改善。

3. 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第一,成人文盲率快速下降。

第二,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

第三,受教育层次迅速提升。

(二)老年人社会正式参与的实践

来源:王丽晶

1. 老年人社会正式参与积极性高

(1)老年人平均在业率接近三成

(2)老年人继续就业的主体为低龄老年人口

(3)老年人社会正式参与的主要特点

健康角度,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口在业率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即自评健康状况越好,在业率越高。从教育角度,不识字和小学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口在业率较高。

2. 老年人社会正式参与的城乡差异

城市老年人在业比重虽呈下降趋势,但是就业优势明显,其在业率与文化程度呈倒“U”型。农村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相对较高,其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对劳动参与率有正向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农、牧、渔业。

(三)老年人社会非正式参与的实践

1. 老年人参与基层管理和治理

CLASS数据,2018年40.96%的老年人参与了社区或村委会选举;其中,60-64岁和65-69岁低龄老年人口参与投票选举的比重分别为45.29%和47.14%。

农村老年人基层治理和管理参与更加积极,老年人基层治理和管理参与比重与其健康状况正相关,老年人基层治理和管理参与比重并未与文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2. 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低龄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越强,城市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比重较高,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与健康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文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3. 老年人家庭内部代际互动

低龄老年人口为子女提供帮助的最多。

城市老年人为困难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比重较高,农村老年人更多为子女提供生活帮助,健康状况越好的老年人与子女互动越密切,老年人代际互动方式受文化程度影响。

三、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未来展望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无论正式参与亦或非正式参与,均是老年人口红利开发的重要途径。老年人自身也要树立“老有所为”的观念,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从供给侧改革出发,通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推动参与平台数字化转型,加快社会环境包容化发展,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创造更加合宜的政策环境和切实的措施,迎接“十四五”期间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

(一)夯实基础:素质提升全面化

1. 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增强老年健康人力资本

2. 推广终身教育理念,厚积老年教育人力资本

(二)创造机会:平台数字化和智慧化

1. 构建社会参与数字平台,助力老年人实现价值

2. 创新社会参与多元模式,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

3. 加速社会参与科技赋能,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三)营造氛围:老龄社会环境包容化

1. 全面宣传老年社会价值,践行积极老龄生活观念

2. 渐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供社会参与制度支撑

3. 清除阻碍老龄工作规定,保障社会参与合理需求

4. 统筹规划宜居社区建设,构建孝亲敬老社会氛围

5. 大力支持适老环境改造,提高老年文体服务质量

本文章已经发言人审定,由老龄与未来公众号发布。

获奖论文作者:

王丽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机构介绍

老龄社会30人论坛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立于2018年4月,由盘古智库、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成为老龄社会领域的研究、交流、实践和影响力平台。

论坛致力于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龄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响,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盘古智库从事老龄社会研究的专业机构,致力于系统研究老龄化、老龄社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数据、趋势和机制,及其对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的影响,重点关注老龄社会大势下的社会创新、公共政策和老龄产业,探索推动各个层次的老龄社会前景、体系和转型。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处设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专家:中国将遇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

媒体:2022年全国人口或出现负增长

31省2021年人口数据出炉,16省常住人口负增长

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

媒体: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逃离北上广是真的!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媒体: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热

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 有何经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多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有何经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出生率创新低,人口负增长或提前? 人口出生率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湖南山西首次人口负增长 比上年末减少10.02万人

2018年中国人口负增长 比清朝出生的人还少?!

以上就是 就医网对该内容的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pinpai/2023-01-17/64309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