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新世纪人口增长趋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下面就医网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图解中国新世纪人口增长趋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块的相关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

新世纪的人对于生命的延续有了不同的理解,追求自我的延续成为了核心;2021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

正文摘要:

新世纪的人对于生命的延续有了不同的理解,追求自我的延续成为了核心;2021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以来,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万,然后连续两年下滑,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万,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人口净增长下降至500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曲折、悲壮、辉煌的历程。但到了21世纪,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比例失调的不利现象。最新预计2020年人口净增长在100-250万人!
图解中国新世纪人口增长趋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新世纪的人对于生命的延续有了不同的理解,追求自我的延续成为了核心;

写作节点:计划生育—二胎—GDP—房地产—生育

2021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

过去发生了什么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以来,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万,然后连续两年下滑,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万,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人口净增长下降至500万。生育政策效应明显消退。

再早之前,计划生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70-1997)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

第二阶段:(九五、十五)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在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以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三阶段: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的历史中,我国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1979年的2.7到1990年的2.17再到“十五”的1.8左右。

注: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国际普遍认可的总和生育率是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曲折、悲壮、辉煌的历程。所谓“曲折”,是因为我们党在人口问题的认识上出现过反复和偏差;所谓“悲壮”,是因为广大群众特别是育龄女为落实基本国策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所谓“辉煌”,是因为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来自:中央政府网站)

但到了21世纪,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比例失调的不利现象。2011年我国人口13.7亿,60岁人口占到13.2%,已经远超10%的上线。同时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惊人的1.3左右。

放开二胎政策刻不容缓。二胎的两个阶段: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

但下图可以看到2013年至2018年人口净增长逐步减小。5年时间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胎的政策没有取得实质进步(人口结构改善)说明了2个社会问题: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不多;第二:不想生二胎。

最新预计2020年人口净增长在100-250万人!很严峻!

是什么让你对于生育望而却步,摇头晃脑地拒绝!——钱与生命的意义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 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 2021年GDP组成:投资(不含农户):51.89万亿;消费;39.19万亿;贸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

楼市与GDP

2017年,2017年GDP 80万亿,房地产销售13.4万亿! 2017年楼市在三四线城市的接力带动下,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6.9亿平方米。 2018年,2018年GDP 91万亿,房地产销售14.99万亿! 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增长12.2%。 2019年,2019年GDP 98万亿,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 2020年,2020年GDP 100万亿,房地产销售14.14万亿!

中国经济一路前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压舱石。改革开放30年:贸易;21世纪前20年:基建与房地产;后10年:居民消费。

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

如图:

生育难:不敢生;不愿生

投资更多面向未来,间接或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贸易是全球性经济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自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后与其继任者给我们造成来很多大困难。家庭消费多少直接由收入/物价水平和家庭人口数量所决定;刺激消费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马力,围绕刺激消费大政策很多:消费升级、基础设施投资、城镇一体化等,还有生育政策。

能生,难养:

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题:以成都平均工资7.5k为例(被平均的人抱歉),夫妻收入15k. 1、食品烟酒:15000X0.3=4500元;居住:15000X0.24=3600元 假如居住占比10%。居住:15000X0.1=1500.可以多出2100元用于其他消费。

然而在小编看来实际居住消费占比实际远大于24.6%,因为这个数字也是被高收入群体平均下来的。成都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有房贷)及一下收入大,月均居住达4000-5000元区间。这样导致家庭消费支持进一步压缩。以小编为例:居住占比达45%的水平。

简单来说有生育多胎机会的家庭,不一定有足够的钱和精力用来养育。

不愿生:新世纪的家庭对于生命的延续有了不同的理解,追求自我的延续成为了核心。

自70后、80后退出生育大军之后,肩负多孩任务的就是90后家庭了。

90后对于生育观:可能就是1个人、1个人1条狗、2个人与1条狗或实在丁克不了就再生。

图解中国新世纪人口增长趋势相关阅读:

人口塌方,未富先老,中国能跳出这个历史深坑吗?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本人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金桥智库”。近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我们先说好消息,我们在2021年攻坚克难,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逆风飞扬,GDP取得了增长8.1%的好成绩,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因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都还在疫情的寒冬中瑟瑟发抖,而我们已经早早步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据统计部门初步核算,我国2021年的GDP总值高达114.4万亿,比去年的101.5986亿元增加了近13万亿元。而如果按美元来计算,以2021年6.45的平均汇率折算,我国GDP已经突破了17.7万亿美元,比去年的14.7万亿美元,足足增加了3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了1.25万美元。

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了,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了。2020年按美元计算,我国的GDP大约相当于美国的70%,2021年一下子就猛涨到了77%,要是今年老美HOLD不住了,发生内战、颜色革命或经济崩盘,那可能今年中国就会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就算老美还能死撑,我们最多2025年就能超过美国了。

而且我们的GDP一年增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英国的经济总量。由于英国已经正式脱离了欧盟,2021年中国GDP也超过了欧盟27国的总和,将来恐怕要正式开启中国一省吊打欧盟一国的新模式,就算广东省什么时候开始吊打德国了,只要广东开始吊打德国,其它各省一涌而上,肯定把欧盟吃得死死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均GDP2019年才超过1万美元,等到了今年才两年时间,就达到了人均12551美元,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2025年中国的人均GDP可能要突破2万美元,正式跻身于发达国家俱乐部。目前中国人均GDP在全球排名是第60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甩开了俄罗斯、马来西亚,直追希腊和波兰。

当然,人均GDP的意义其实也不能看表面,尤其是按美元统计的人均GDP。由于中国的人口规模优势,中国全产业链的制造业优势,中国的物价普遍低于同等人均GDP的外国,中国目前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外国人均两万美元的国家了。我们的邻居韩国人均GDP3万美元了,也没见得比中国人幸福多少。

经济建设的成就有许多,比如说2021年中国的外贸增长了21%多,按人民币统计超过了39万亿,按美元统计超过了6万亿美元,全球疫情给中国带来的战疫红利非常可观。还有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达到了35128元,比上年增长了9%,要知道2017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只有25000多元。

讲完了好消息,我们再来看坏消息,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人,而死亡人口高达1014万,全国增加人口仅有48万。照目前趋势,中国明年人口开始铁定要负增长了,这可是建国以来的头一遭,而且从外国的经验来看,这个趋势没有扭转的先例,别说发达国家扭转不了,发展中国家也扭转不了。

也就是说,2021年可能就是中国人口的顶峰了,往后就是人口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个减少还不是慢慢地减少,而是非常迅速的、塌方式的减少,很可能等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国就只剩下12亿人不到了。这种未富先老的人口危机,像过山车一样呼啸而来!

我们看看上面这张表格,除了1960年和1961年这两年因为人口统计规则的改革和自然灾害(主要是统计规则的改变所致),导致出现了两年的新增人口下降以外,其它各年一直都是快速增加的。在2000年之前,中国每年的新增人口就没有低于一千万的,最高的1970年达到了2321!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增加超过一千万的就只有2010年,其它各年虽然有所起伏,但是基本稳定在600万以上。真正人口出现塌方式暴跌的,也就是2016年以后的这一波,短短五年时间,人口就从增加906万,暴跌到了48万,快,实在是太快了!

主要原因就是新生婴儿的大幅下滑,2021年中国的新生婴儿只有1062万人,创下了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低,只有顶峰时期1963年(出生2934万人)的三分之一!

更让我们忧心的不仅是出生人口的减少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新低,而且还在于下降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要知道,2016年的时候,受到放开二胎的剌激,新生人口达到了1786万人,2017年也还有1732万人。等到了2018年就跌到了1523,2019年跌到了1465,2020年跌到了1200万,2021年跌到了1062万。

短短四年时间,新生婴儿下降了近700万,这种人口塌方式暴跌,在和平年代,恐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有人计算了一下,照这样下去,中国的20后人口恐怕就只有7000多万人了。这是什么概念?我们还是来对比一下吧。

中国的60后有23901万人,也就是说从1960年到196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总数是23901万人;中国的70后是21663万人,也就是说从1970年到197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总数是21663万人;中国的80后有22086万人,也就是说从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22086万人。

这么算下来,中国的20后将只有60后、70后、80后的三分之一,未来真的会出现一对夫妻养六个老人,下面还能养多少小孩呢?我们养老金体系能不能撑得住?我们的经济还能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将会因为人口的塌方而成为不可破解的难题!

可以说,我们如果不能跳出“人口塌方、未老先富”这个历史大坑,中国将来可能会发生比苏联解体还要可怕的事情。我们想像一下,将来的90后、00后夫,上面养着六个老人,下面再养三个娃娃,他们受得了吗?肯定受不了啊,所以现在90后、00后干脆连结婚都不结了,你还能指望他们生三个娃娃?

前不久,曾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和恒大首席经济学家的任泽平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国家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钞票,用10年时间鼓励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让未来更有活力,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负担,我们研究认为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有效可行。

任泽平的观点和馊主意,我们可以当笑话来看,比如他说中国增加生育不能靠90后、00后,要靠75后80后,这就完全错误,中国要保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关键还是得靠90后和00后!

印钞来鼓励生育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如果有那么容易就好了。如果不出意外,印出来的这两万亿很快就会流入楼市,不愧是恒大的首席经济学家,这个时候还想着印钱救地产商。实际上去年疫情印出来的钱就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入了楼市炒高了房价,印钞的结果只会让老百姓更加生不起。

中国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就是两个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失衡问题。一方面过度重视了物质产kkk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则过度轻视了人口自身的生产。要改变这种失衡,是不可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入手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都在鼓励生育,各种福利和补贴,都不能改变少子化现状的原因!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日本和韩国是没有什么希望跳出少子化的陷阱了,这两个国家的老化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中国肯定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可以跳出这个“人口陷阱”的历史深坑的,如何跳出这个陷阱,今天先留个悬念,明天再接着说,因为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大家看了也不太过瘾!

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排行榜,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排行榜表

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排行榜,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排行榜表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

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口?中国大陆人口突破14亿

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或超总人口三成 2019中国老年人口比例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多少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表

不再续签超30岁未生育女员工?汇丰中国回应 汇丰中国辟谣不续签30岁未生育女员工

七普人口为什么不公布?七普人口数据不敢公布 七普后中国真实人口

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

中国总人口将负增长是怎么回事,关于中国人口负增长后的新消息。

全面两孩政策后为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国家卫健委分析生育意愿降低原因

以上就是 就医网对该内容的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pinpai/2023-01-17/64310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