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发布摧毁北约援乌火箭炮视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该文章由就医网编辑就医网收集整理,以下就是详细内容。

正文摘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17日报道,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发布的报告称,俄罗斯军方在克拉斯诺阿梅斯克附近摧毁了乌克兰军方使用的发射装置和一辆“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运输装载车。7月6日,俄军声称其摧毁了2台乌克兰军队的美制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并发布了攻击视频。当地时间7月4日,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在推特上宣布,乌克兰扎波罗热州的武装部队已开始使用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同时发布了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在扎波罗热执行作战行动的照片和视频。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第一批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有4套,未来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海马斯”火箭炮。
俄军发布摧毁北约援乌火箭炮视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17日报道,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发布的报告称,俄罗斯军方在克拉斯诺阿梅斯克附近摧毁了乌克兰军方使用的发射装置和一辆“海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统运输装载车。

俄国防部报告称:“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居民点地区,高精度陆基武器摧毁了美国制造的 ‘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发射装置和运输装载车。”

俄军公布的“海马斯”空中侦察录像

社交媒体上,有人将美制“海马斯”的俯视图放在疑似海马斯的车辆旁边作为对比

“海马斯”资料图

俄国防部还发布了一段打击视频,根据俄方发布的视频,俄军是用“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攻击的“海马斯”。

这也是俄军第二次声称击毁海马斯。7月6日,俄军声称其摧毁了2台乌克兰军队的美制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并发布了攻击视频。对此,乌军随后予以否认,并称这是“假消息”。

“海马斯”是一种基于轮式底盘的模块化高机动火箭炮,全称位高机动多管火箭炮系统(HIMARS)。“海马斯”可以搭载一单元6枚227毫米火箭弹模块,也可以搭载ATACMS弹道导弹模块。乌军获得的是搭载6枚火箭弹版本的“海马斯”,这种火箭炮可以发射射程达80公里的制导火箭弹。

当地时间7月4日,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在推特上宣布,乌克兰扎波罗热州的武装部队已开始使用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同时发布了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在扎波罗热执行作战行动的照片和视频。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第一批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有4套,未来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海马斯”火箭炮。美国政府曾称,乌克兰已经向美国保证,他们不会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系统来打击俄罗斯领土上的目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俄军发布摧毁北约援乌火箭炮视频相关阅读:

摧毁15辆坦克、12辆战车,乌地雷立大功,美参联主席:俄已经输了

本期话题,美国军方连续发声,参联会主席说俄罗斯已经输了,有什么依据?

近日,俄乌战事尚处在胶着态势,但美国似乎坐不住了,美防长奥斯汀和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先后发声,对俄罗斯展开了一次“语言”攻势。

当地时间2月14日,第九次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会议在比利时召开,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奥斯汀率先表示,乌克兰当前正在创造反攻机会,据他估计,“乌军会在春天的某个时候发起攻势”,奥斯汀称,他相信乌克兰筹划的反攻会改变当前的战场形势。

随后,米利上将很干脆地冲着俄罗斯“爆粗口”,他表示,北约依旧强大,乌克兰依旧自由,而“俄罗斯现在是一个全球的贱民”,同时米利强调,“俄罗斯已经输了”,并且是在“战略上、行动上和战术上都输了”。

米利此番说辞可谓是对俄罗斯赤裸裸的侮辱,那么,其为何要如此不顾形象,对俄罗斯进行言语攻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当前俄乌战场态势,看看俄罗斯是不是真的要“输了”。

当前双方的缠斗重点还是在巴赫穆特及武赫列达尔,在巴赫穆特北线,俄军攻下了舍甫琴科火车站附近的克拉斯诺霍拉,乌军已撤到帕拉斯科维夫卡进行防守,俄军在进行试探性进攻后,将重点放在更北部,其对M03公路发动了冲锋,作势要先截断这条主干道,进而对乌军阵地完成包围。

此外,在巴赫穆特周边,俄军继续扩大了在索列达尔的优势,开始将阵地向西北方向蔓延,而在巴赫穆特南线,俄军在扩大对巴赫穆特包围的过程中,遭遇了乌军的一轮反击,最新战报显示,俄军的防线被迫后撤了800米,但其炮火依旧可以对0504公路实施打击,乌军的补给线只能依靠经过恰索夫亚尔的0506公路,这就给乌方的防守带来了一定麻烦。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俄军战术上的一个新变化,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多个局部攻坚战中,俄军都采用了“围三缺一”战法,其使用温压弹和铝热弹对目标城镇的三面进行封锁,留下一面让乌军的援助力量得以进入,不过,俄军刻意放过了乌军的作战力量,其集中炮火对赶来的后勤车队进行覆盖,显然,俄方也是希望通过最小的代价,来消耗乌克兰守军的作战能力,最终逼迫乌军放弃阵地,面对这一局面,乌军恐怕也只能组织一次足够规模的反击,才能实现破局了。

当然,乌军也不含糊,近日其在武赫列达尔就打出了一场堪称精彩的翻身仗,根据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当时俄军的一支装甲部队正在向武赫列达尔的方向行军,结果却遭遇到乌军猛烈的火力打击,最终全军覆没,根据目前情报分析,此次乌军使用的大概率是远程地雷,与常规地雷不同,这种反装甲武器可以使用火箭炮系统进行远程发射,在落地后,其会根据信号搜索一定范围内的电子信号,最终实施引爆。

从画面来看,俄军明显对这一招没有防范,第一辆坦克发生爆炸后,后面的队列乱作一团,结果可想而知,其装甲队列被依次“点名”,最终俄罗斯士兵只能离开载具,被迫撤退,据统计,此轮攻击让俄军损失了15辆T72坦克、12辆BMP战车及4辆无法确定型号的装甲车。

诚然,这种损失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不过这场遭遇战也反映出俄军当前存在的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其对战场态势掌握不充分,乌军很可能是掌握了俄方的行军信息,这才组织了这样一次埋伏,这也难怪米利放言俄罗斯“已经输了”。

不过,米利这一结论明显为时尚早,当地时间2月15日,乌克兰方面声称,其在全境范围内发现多个挂载角反射器的气球,基辅防空部队已击落了6个,部分气球甚至飘到了邻国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境内,从现实角度分析,这大概率是俄军的反击措施,一方面,这些气球可以消耗乌克兰的防空力量,另一方面,在这些“干扰”之中,很可能夹杂了俄军的侦察无人机,显然,俄军此举正是要提升对战场形势的探知,为总攻做准备。

总体上看,俄军如今依旧掌握着一定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在没有足够外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乌克兰才是失败的一方,因此米利的话大概率只是为乌军进行造势,其作用也只能停留在“鼓舞士气”,以及彰显美国援助力量上,同时,也不排除其在为和谈进行铺垫。

毕竟,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米利一直对乌克兰取胜持悲观态度,他甚至在发言中直接劝说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称乌方“在军事上可能永远无法取得胜利”,米利还多次表示乌克兰政府应抓住一切机会与俄罗斯谈判。

去年11月14日,米利就曾提出“俄乌和谈窗口会在冬天打开”,使得拜登政府急忙向乌克兰保证称,美方不会阻碍基辅实现目标;

12月15日,也就是乌无人机刚刚袭击完俄本土机场后,米利又跳出来,称“俄乌和谈的时机越来越近”,这与战场态势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今年1月20日,米利在北约防务首脑会议上,更是当着乌克兰防长的面,表示乌军结束冲突的难度很大,最终走向仍会是谈判。

如今米利的口风出现180度大转弯,其不再提和谈,而是直接给俄罗斯“判了死刑”,此事确实不合常理,倘若这番言论真的出自“自愿”,那唯一的解释就是,米利在劝诫乌克兰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向俄罗斯施压,逼俄罗斯主动让步,促进和谈,毕竟,单靠美欧支援的坦克,恐怕不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如今美国支援的300余辆装甲车、火炮等已经就位,并且抵达德国港口,但其身上披着的依旧是沙漠迷彩,显然这些都是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剩余物资,而美军甚至来不及为其重新进行丛林迷彩涂装,由此来看,在美国的视野里,乌军已到了急需这批物资“续命”的地步,可见战况确实已经十分紧张。

正所谓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美方与其在这个时候敦促俄罗斯“投降”,不如好好考虑考虑,这场援乌行动还有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不要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多特收录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进行处理。

联系邮箱:duotefawu@163.com

克林顿否认北约东扩致俄乌冲突,乌克兰总统:加入北约是结束顿巴斯冲突的唯一途径

克林顿否认北约东扩致俄乌冲突,乌克兰总统:加入北约是结束顿巴斯冲突的唯一途径

马斯克否认与普京探讨俄乌和平计划,普京谈乌克兰和北约

拜登重申美军不会参与俄乌冲突 北约称无意向乌克兰派遣部队

北约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无限制军援 为什么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俄罗斯11万大军压境乌克兰,俄罗斯8万大军压境、北约否认出兵计划,乌克兰244名士兵直接逃跑

乌方:俄军事努力将失败,乌克兰媒体:乌东战争无论乌军输多惨 美国都会满意

乌军火箭炮发射失败 场面失控

北约为乌急呼

乌克兰得到北约坦克?并没那么乐观

北约将举行核演习,北约举行大规模军演

俄称摧毁乌维护海马斯的工厂

以上就是就医网编辑蔡震堂根据网络整理的内容,希望俄军发布摧毁北约援乌火箭炮视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介绍能给大家更多的参考。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pinpai/2023-03-18/66115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