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国医大师朱良春:一生悬壶济世,善用“毒虫”治顽疾|《大师之道》

2024-01-16 13:53:01

  朱良春

  首届国医大师,国务院“杰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暨首席荣誉研究员,国家中管局中西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并获特殊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江苏省中医院中医学术首席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委主委,政协江苏省委常委、南通市委副主席,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等职。

  在江苏的六位国医大师中,有一位因为善用各种毒虫草药、精准开方,医治疑难杂症而著称的“五毒圣手”,他就是朱良春。

  朱良春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相结合的医生,并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从医70余载,朱良春倾囊相授诊治疑难的诀窍,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奉献了众多宝贵的治药方,填补了医学领域的很多空白。值得一提的是,朱良春教授把他的儿孙们都领上了中医传承之路,家族17人从事中医药工作,他们也被称之为“朱家军”。

  17岁弃商从医,立志“济世活人”

  1917年,朱良春出生于江苏镇江丹徒,后迁居南通。适逢年代混沌,朱良春的家境也很清贫,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朱良春自小就上了私塾。

  1933年,朱良春以优异的成绩被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商立中学录取。但仅一年之后,他因患上了肺结核而无奈休学看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完全依靠中医药而治愈了父亲的肺结核。亲身的经历,使他对中医的神奇有了很深厚的感觉。”国医大师朱良春次子朱幼春告诉记者,当时,爷爷为了给父亲看,几乎花光了积蓄,但情依旧没有好转,直到一位中医的出现,用几味并不名贵的中药材便治好了顽疾。

  彼时的朱良春不但没有被疾吓倒,反而升腾起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即便没有接触过任何医学方面的知识,也决定弃商从医!

  朱良春的父亲在得知他的想法后也并没有阻止,而是对他提出了要求。“当时爷爷就对父亲说:你既然要学中医,就一定要做到‘积德行善,济世活人’。”

  1937年11月,朱良春幸运地遇上了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良师——中医大家章次公。在章次公的帮助下,朱良春顺利进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1938年,21岁的他学成出师。朱良春小女儿、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所长朱剑萍告诉记者,章次公先生还赠送了父亲一枚印章,印章上刻了“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16个字,这是凝聚那个时代中医使命的嘱托。“在我们子女行医时,以及有学生来拜师的时候,他都会把这16个字传授给大家。”

  善用毒虫当药,弥补中国虫类药学专著空白

  回到了南通开设中医诊所,朱良春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适逢疫流行,他因治愈大量登革热患者而享誉一方,再加上谨遵师道,良好的医德医风让他名声渐起,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在用药方面,朱良春素有“五毒医生”的雅号,善用虫类药与草木药搭配治疗,其中不乏毒蛇、蝎子这些可能令世人惧怕的毒物。

  当时中医界有一种说法,叫“非严谨者不能御毒药”,但章次公先生却认为虫类药里的动物蛋白质有灵性,应“当用则用”。朱良春牢记师训,汲取各家所长,大胆实践,还不断发掘出虫类药很多新的用法。朱良春弟子、南通市中医院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吴坚介绍,由地鳖虫、地龙、生熟地、乌梢蛇、露蜂房等制成的益肾蠲痹丸,具有益肾壮督、止痛通络等作用,成为最能体现朱老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之一。

  “在中医治疗风湿领域,一直有着‘南朱北焦’的美誉,其中‘南朱’指的就是南通的朱良春。”朱良春的四女儿、南通良春中医医院院长朱婉华告诉记者,父亲治疗痹证有其独到的见解,“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是一套系统的诊治方法,强调辨证与辨相结合。自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当时唯一能修复骨质破坏的中药成药,为无数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医院传承创新又研发了二代产品。

  朱良春二女儿、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父亲(朱良春)就在中医杂志上连载虫类药的应用研究,1981年便正式出版了《虫类药的应用》这本书,对历代运用虫类药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并应用于恶性肿瘤、血液、骨关节等诸多疑难重症的治疗,弥补了中国虫类药学专著的空白。

  受到章次公“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思想的影响,朱良春一向重视对现代医学的学习。中医界多年来热议的辨辨证关系,朱良春从临床着手也提出了一套公允的说法。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主张“中医辨证,西医辨”,因此必须给予有机的结合。同时,证和也不可分割,要防范中医辨证论治的庸俗化、机械化,变成简单的“检查、辨、开药”。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朱良春便陆续发表相关文章,叮嘱行医者在临床时应该辨证与辨相结合,并于1962年在《中医杂志》上做了全面论述。他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相结合的医生。

  “知识不带走、经验不保守”,倾囊相授毕生经验

  朱良春教授在学术上思想深邃而有远见,且不尚空谈,求真实干。朱婉华回忆:“怎样做一名中医,他(父亲)就提出来首先要学习《大医精诚》。然后在学习当中,他要求我们做到‘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除了治救人,朱良春把培养中医优秀人才也一直视为己任。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创办了南通中医科学校。南通市中医院成立伊始,担任院长的朱良春获批开办了第一期中医继承班,在业务进展的同时将中医传承教育纳入议程者,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通过临床传帮带、指导进修、授课、组织专题系列讲座等,悉心培养了在国内中医界有影响的弟子百余人。“除了正式的弟子以外,遥从弟子(仅书信来往请教求学的弟子)更是不计其数,遍布海内外。只要是热爱中医事业、潜心刻苦钻研的,他全部给予精心指导,来信必回,对知识经验是毫无保留的。”朱良春教授的二女儿朱建华说。

  朱建华告诉记者,父亲就是本着“知识不带走、经验不保守”的这种胸怀,在他98岁高龄时,应邀出版《朱良春全集》,准备把自己80年医学上的积累和实践与经验和盘托出,奉献给社会。“在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后,他就起早贪晚地工作,他实际上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不太好,所以他是拼命跟时间在赛跑。”

  2015年12月13日,朱老在南通逝,辞世前他已见到全集中《医理感悟卷》、《临证治验卷》两卷样书。子女和门人继承遗愿承接重任,全力完成后续工作,让章朱学术思想继续在中医史上发扬光大。

  【延伸阅读】

  国医大师朱良春与“三枝花”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南通市中医院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两位民间“土医生”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他们分别是专治蛇毒的季德胜、专治淋巴结核的陈照;还有一位专治肺脓肿的“土医生”成云龙也成为医学专家。而他们就是朱良春挖掘培育的“三枝花”,成就了一段杏林佳话。

  在担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之后,朱良春努力发掘民间祖传秘方,造福于民众。最早被发现的一枝花,就是民间蛇医季德胜。当时,季德胜以耍蛇、卖蛇药为生,人们称他为“蛇花子”,常在南通城内十字街一带活动。他自治的黑色药饼,沾上唾液涂抹在被蛇咬的创口上,毒肿就会逐渐消失。闻名遐迩的“季德胜蛇药片”就是在朱良春的帮助下诞生的。

  在当时的百姓心中,陈照也是一个“邋遢先生”。他治瘰疬(土名叫“老鼠疮”,学名叫淋巴结核)十拿九稳,对上门求医者,无论生熟、贫富,都是倾其全力医治,对清贫的患者只收成本。良好的医德、医术让大家对他十分敬重。他治疗瘰疬,用一块膏药掺上拔核药粉贴到鼓胀的鼠疮上。贴上半天后便觉得有点疼,一天后更疼,两三天后肿处便破皮流出脓和血,这个过程叫“拔核”。一周后擦净脓血,再贴新的膏药和生肌药,便会痊愈,这叫“收口”。

  成云龙也是朱良春无意中从当地农民口中听到的一位“神医”,他有一种叫做“铁脚将军草”的中药,专治肺脓疡。当时,肺脓疡是发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而服用“铁脚将军草”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经求证,“铁脚将军草”的学名叫“金荞麦”,朱良春翻阅《本草纲目》,上面也有金荞麦的记载,便一步一步向着科学研究的方向迈进。成云龙也被朱良春邀请成为南通市中医院的正式医生。20世纪80年代,金荞麦制剂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及卫生部一等科技成果奖。同年,成云龙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新闻人物之一。

  策划 王文坚 孙庆

  统筹 刘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yiliaojigou/ganrenshiji/2024-01-16/71189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