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2022年5月以来,世界多个非流行国家报告了猴痘例,且存在社区传播。为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指南》指出,猴痘毒(MPXV)归类于痘毒科正痘毒属,是对人类致的4种正痘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毒、痘苗毒和牛痘毒。电镜下猴痘毒颗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00nm×250nm,有包膜,毒颗粒中有结构蛋白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基因组为双链DNA,长度约197kb。猴痘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本次非流行国家部分毒测序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猴痘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临床表现: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毒分支、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西非分支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死率约10%。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zhengce/2022-06-15/59951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