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诊断办法是什么
- 2023-12-08 19:11:53 快速问医生
- 症状
骨质疏松的诊断办法是什么
骨质疏松基本上是大家都听过的疾病,这种病老年人的患者是相当的多的,对于老人的晚年生活的影响是很严重的。面对威胁老年健康的这种常见病,大家需要提前了解这种病的一些知识,那么,骨质疏松的诊断办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认真的了解下面的几点内容。
目录
1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第一个是患者重视不够,大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只需要补钙,有些人出现骨质疏松,服用钙剂一个月,通过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进行性下降,腰背疼痛,驼背弯腰,患者认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补充钙剂,这是一个严重误区。大多数人对骨质疏松重视不够与骨质疏松昂贵的检查仪器有关,因为骨质疏松的检查不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血糖仪和电子血压计方便。
再一个是医生的误区,比如骨科医生,给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做了手术以后,没有给他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就让患者回家了。过了一段时期,骨折手术内固定的钉子松动,因为螺丝钉周围导致隆鼓现象,更换的全髋假体慢慢沉降、脱落,导致手术日后的失败。现在我们国家卫生部专门有一个骨质疏松诊疗规范,规定骨科医生不能只重视骨折手术,还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否则,骨科医生要负法律责任。
第三个误区是骨质疏松患者对整个治疗周期的认识不足,因为骨质疏松的治疗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可能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有一个关于治疗骨质疏松目的的共识,第一个以治疗骨痛为目的,需要三个月时间,短期治疗骨痛一般需要七到十天。然后再连续服药三个月。中医以调理症状为目的,比如对于肾阳虚、肾阴虚的骨质疏松,一般强调治疗半年左右,这样疗效比较巩固。要是以骨密度为主的,因为骨质疏松本质是骨密度的下降,骨的力学强度下降,也就是说以升高或者维持患者的骨量为主,至少得服用一年中药,服用两年西药,这是国际标准。如果是以防止骨质疏松骨折为目的,无论中药、西药都要治疗三年。
2骨质疏松的诊断办法是什么
1.骨质软化症为骨质钙化不良,骨样组织增加,骨质软化。骨骼自发性疼痛、以腰痛和下肢疼痛为甚,可产生压力晌形和不全骨折,全身肌肉多无力,少数病人可发生手足抽搐。X线片可见骨质广泛疏松、压力畸形、假骨折线、横骨小梁消失、纵骨小梁纤细、骨皮质变薄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钙、磷较低而碱性磷酸酶则升高。
2.多发件骨髓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出血、关节痛。骨骼病变多见于脊椎、颅骨、锁骨、肋骨、骨盆、耾骨及股骨近端,骨质破坏处可引起病理性骨折。X线片可见脊柱、肋骨和骨盆等处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病变,可出现单发或多发呈圆形、边缘清楚如钻凿状的骨质缺损阴影。实验室检查骨髓象呈增生性发应,骨髓中出现大量骨髓瘤细脑。高球蛋白血症。
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腺癌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临床表现为高血钙、低血磷症,病久后出现骨路畸形,身长缩短,可有病理性骨折。x线片可见骨膜下皮质吸收、脱钙,弥漫性骨质疏松,骨囊性变。实验室检查血钙增高,血磷低,尿钙增多,血清免疫活性甲状旁腺激素明显高于正常值。
4.成骨不全症本病有家族遗传史,由于周身骨胶原组织缺乏,成骨细胞数量不足,致使钙化软骨不能形成骨质,因此骨皮质菲薄、骨质脆弱。由于该病患者的巩膜变薄,透明度增加,使脉络脱色素外露而出现蓝巩。因听骨硬化,不能传达音波,出现耳聋。
3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预防有个国际准则,第一个是多吃含钙量高的饮食,如猪肉没有鸡鸭鹅肉的含钙量高,鸡鸭鹅肉又不如鱼类的含钙量高,因为鱼类分泌的降钙素,它的活性是防止骨质疏松,骨的调节激素是人的50倍到70倍,能够促进骨的吸收。多吃豆制品,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坚果类,牛奶,特别是含钙量很高的鲜牛奶。
第二个是要适当的运动,老年人尽量不要做过激的运动,选择一些轻微的、力所能及的运动,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防止骨质疏松,增加骨量。
第三个是要适当的晒太阳,特别是冬季的太阳。尽量不要打伞、戴纱巾来防晒,遮阳会阻碍日光通过皮肤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
第四个要防止摔倒,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危害最大的是骨质疏松骨折,因为骨折以后,骨头的再生比较困难,而且骨的愈合比正常人差,特别是髋部骨折以后,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死亡率增高。
再一个就是中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喝酒、喝咖啡、服用安眠药等饮食、生活习惯都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通过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
绝经后的女性预防骨质疏松,需要适当补充一些钙剂,如果一旦诊断为骨质疏松,不能单纯只吃钙剂,这样不仅无法帮助治疗骨质疏松,还会加重病情,这时候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国外的女性绝经后,会常规补充雌激素,补充五年到十年。担心补充激素会致癌的女性,可以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的一些药物。
4骨质疏松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血清钙、磷、ALP 及羟脯(赖)氨酸多正常。
2、并发骨折时可有血钙降低及血磷升高,部分病人尿钙排出增多。血PTH、维生素D、cAMP 等一般正常。
3、代谢平衡试验显示负钙,负镁及负磷平衡,但导致负平衡的原因可能是肠吸收减少或尿排泄增多,或两者兼有。
4、继发性骨质疏松者有原发病的生化异常。
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骨质疏松在X 线片上,其基本改变是骨小梁数目减少、变细和骨皮质变薄。纤细的骨小梁清晰可见,此与骨质软化所致的粗糙而模糊的骨小梁形态截然不同,颅骨变薄,出现多发性斑点状透亮区,鞍背和鞍底变薄,颌骨牙硬板致密线的密度下降或消失,脊柱的椎体骨密度降低,出现双凹变形,椎间隙增宽,椎体前缘扁平,呈楔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四肢长骨的生长障碍线明显。骨质疏松易伴发骨折和骨畸形,如股骨颈骨折、肋骨、骨盆骨折与畸形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干骺端的宽阔钙化带、角征和骨刺。
2、骨质疏松指数测量 可确定有无骨质疏松及其程度。但其敏感性较差。难以发现早期骨质疏松患者。
3、骨密度测量
(1)单光子吸收骨密度测量:单光子吸收法骨密度测量值不仅能反映扫描处的骨矿物含量,还可间接了解全身骨骼的骨密度和重量。优点是病人无痛苦,接受的放射量很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并可多次重复。其敏感度为1%~3%,测定值变异系数为1%~2%。
单光子吸收法骨密度测量主要反映的是皮质骨的变化,对于脊椎骨、骨小梁的改变反映较差,即使采用小梁较丰富的跟骨作为测量部位,亦难以了解脊椎骨小梁的变化。
(2)双光子吸收法骨密度测量:双光子吸收扫描采用153Gd 装在2 个部位,测定股骨颈及脊椎骨的BMC。由于骨质疏松首先发生在小粱骨,所以与单光子吸收法比较,能更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3)CT 骨密度测量:目前,主要有2 种CT 骨密度测量方法,即单能量CT 骨密度测量(SEQCT)和双能量CT 骨密度测量(DEQCT)。本法主要用于脊椎骨的骨密度测定,可直接显示脊椎骨的横断面图像。DEQCT 的准确性高于SE-QCT,而后者的精确性较前者为高。
(4)双能X 线吸收测量:双能X 线吸收法(DXA)是目前测量骨矿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最常用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放射线辐射量低,扫描时间短,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5骨质疏松的病因
内分泌因素(30%):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绝经后5年内会有一突然显著的骨量丢失加速阶段,每年骨量丢失2%~5%是常见的,约20%~30%的绝经早期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快速骨量丢失者,而70%~80%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正常骨量丢失者,瘦型妇女较胖型妇女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并易骨折,这是后者脂肪组织中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结果,与年龄相仿的正常妇女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见有明显差异,说明雌激素减少并非是引起骨质疏松的惟一因素。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30%):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之间差异的4倍;而在成年双卵孪生子之间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的19倍,近期研究指出,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相关,1994年Morrison等报道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可以预测骨密度的不同,可占整个遗传影响的75%,经过对各种环境因素调整后,bb基因型者的骨密度可较BB基因型高出15%左右,在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方面,bb基因型者可比BB型晚10年左右,而在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上,bb基因行者仅为BB型的1/4,此项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在各人种和各国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如胶原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等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的研究也有报道,但目前尚无肯定结论。
营养因素(15%):
已经经发现青少年时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接相关,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维生素C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如缺乏维生素C则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
废用因素(10%):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