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治疗锻炼方法有哪些
- 2024-05-03 19:13:47 快速问医生
- 症状
肩周炎的治疗锻炼方法有哪些
想要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绝对不能够盲目,因为只有采取最科学的方法,才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在现在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自身的一些锻炼方法同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自己在生活当中,也应该注意肩部的保养,尽量不要受凉,适当的做一些锻炼动作,对缓解疼痛有很好的效果。肩周炎的治疗锻炼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肩周炎症状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2肩周炎的治疗锻炼方法有哪些
1、肩部要保暖,不要受凉。
2、肩周炎发生后,最重要的是及早进行患侧主动的和被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如弯腰垂臂摆动、旋转、正身爬墙、侧身爬墙、拉滑车等。
3、预防肩周炎要经常地适当运动,可做柔软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不仅使局部血液循环畅通,还可以加强肩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从而预防或减少肩周炎的加重。
4、由于骨折后而引起的肩周炎者,应待骨折完全愈合后,方能进行适量的手法治疗。
5、要忍痛坚持锻炼,无论是主动的或被动的活动,病人都会感到疼痛,而且肩部功能的恢复不会很快,但只要坚持下去,是可以痊愈的。若因怕痛,肩关节长期不动,肩部的肌肉,特别是三角肌就会发生萎缩,对肩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是不利的。
6、保持肩关节的稳定性,增加肩部肌力练习,可减少肩周炎的发生和复发。但发展肌力练习必须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局部和全身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以免引起肩部损伤,并提高锻炼效果。
3肩周炎的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采用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多可诊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4肩周炎的内外因素
1、内部因素
主要是气血不足。本病主要发生在40~50岁的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体质虚弱,肝肾精气亏虚、筋失所养、血虚主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这时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气血疑滞易于肩周炎的形成。
2、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对肩周炎的发生发展影响是比较大的。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肩关节的结构特点,灵活性强稳定性差。所以遭到突然外力损伤时,肩关节周围的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韧带、肌肉局部会出现撕裂。损伤处的皮下往往会有体液渗出,局部出现肿胀。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多余的体液没有及时排除就会在局部形成钙盐沉着。使周围的软组织发生僵硬,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在软组织的破损处形成很多细小的肉芽组织,促使软组织发生粘连,形成本病。
5日常小动作可帮助预防肩周炎
1、两手抱头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连续20次~50次。
2、单手压肩法:以右肩为例。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3、扩胸分肩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4、头压手掌法: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每次20分钟。
5、捏拿手臂法: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遍~10遍,换手。
6、旋摩肩周法: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次~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7、按揉穴位法: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分钟~2分钟,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