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秘方(五)

  • 2021-11-10 14:38:15    网易
  • 小关
  • 专题

  陈士铎方

  其 他

  十一、玄车丹

  [组成]玄参、车前子。

  [用法]水煎服。2剂即愈。

  [功效]清热凉血泄浊。

  [主治]人有小便流赤浊者,似血非血,似溺非溺,溺管管疼痛,人以为血淋也,谁知是气虚血壅乎。

  [来源]《辨证录》

  十二、寄奴汤

  [组成]白术、茯苓、肉桂、柴胡、刘寄奴。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利气疏导。

  [主治]人有小便艰涩,道涩如淋,而下身生疼,时而升上有如疝气,人以为疝,或以为淋,而不知非也。盖风寒湿入于小肠之间,而成痹耳。

  [来源]《辨证录》

  十三、麦冬茯苓汤

  [组成]麦冬、茯苓。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利水。

  [主治]人有小便不出,中满作胀,口中甚渴,投以利水之药不应,人以为膀胱之火旺也,谁知肺气之干燥乎。

  [来源]《辨证录》

  十四、引龙汤

  [组成]玄参、肉桂、山茱萸、北五味、麦冬。

  [用法]水煎服,1剂渴减半,3剂痊愈。

  [功效]滋肾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消渴之症,小便甚多,饮一斗溲一斗,口吐清痰,投之水中,立时散开,化为清水,面热唇红,口舌不峭,人以为下消之病也,谁知是肾水泛上作消乎。

  [来源]《辨证录》

  十五、双桂汤

  [组成]白术、茯苓、肉桂、甘草、桂枝、羌活。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温阳散寒。

  [主治]人有饥饱劳役,又感冰雪之气,或犯霜露之感,遂至腹痛畏寒,身热不解,人以为外感之症也,谁知是阳气之内伤乎。

  [来源]《辨证录》

  十六、救腑回阳汤

  [组成]人参、附子、肉桂、巴戟天。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肾阳,散寒。

  [主治]人遇严寒之时,忽感阴冷,直入于腑,手、足、背皆冷,面目色青,口呕清水,腹中雷鸣,胸肋逆满,体寒发颤,腹中觉有凉气一裹,直冲而上,猝不知人,此寒气直中七腑也。

  [来源]《辨证录》

  十七、七星汤

  [组成]玄参、麦冬、天花粉、甘草、荆芥、神曲、桔梗。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利咽。

  [主治]传染瘟疫,眼角忽然大肿,身骤发寒热,喉咙大胀作痛,骂詈发渴。

  [来源]《辨证录》

  十八、玄冬汤

  [组成]玄参、麦冬。

  [用法]水煎服。1剂而心安,2剂痊愈。

  [主治]人有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此阴阳偏胜之故,火有余而水不足也。

  [来源]《辨证录》

  十九、转输汤

  [组成]人参、甘草、小麦、大枣、白术、茯神。

  [用法]水煎服。10剂痊愈。

  [主治]人有无故自悲,涕泣不止,人以为魅凭之也。谁知为脏躁之故乎。

  [来源]《辨证录》

  二十、善夺汤

  [组成]茯苓、车前子、白术、柴胡、白芍、陈皮、金半夏。

  [用法]水煎服。连服4剂,两诸症渐愈。

  [主治]人有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两跗肿,渐渐身亦重大。

  [来源]《辨证录》

  二十一、苏气汤

  [组成]人参、陈皮、枳壳、菖蒲。

  [用法]水煎服。1剂轻,2剂更轻,连服数剂,痊愈。

  [功效]补气通阳。

  [主治]人有忽然之间,如人将冷水浇背,陡然一惊,手足厥冷,遂不知人,己而发热,则渐渐苏省,一日三、四次如此,人以为崇乘之也,谁知是气虚之极也。

  [来源]《辨证录》

  二十二、两归汤

  [组成]麦冬、黄连、生枣仁、熟地、丹参、茯神。

  [用法]水煎服。2剂而鸣止,4剂不再发。

  [功效]滋阴清心,安神定志。

  [主治]人有平居无事,忽然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之盛也,谁知是心火之亢极乎。

  [来源]《辨证录》

  二十三、分浊散

  [组成]茯苓、车前子、猪苓、茵陈、栀子。

  [用法]水煎服。

  [主治]谷瘅之症,胸中易饥,食则难饱多用饮食则发烦、头眩、小便艰涩,身如金黄之色,此是胃中虚热之故。

  [来源]《辨证录》

  二十四、遣怒丹

  [组成]白芍、柴胡、甘草、乳香末、广木香末、白芥子、桃仁、生地、枳壳。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肝经之病也。

  [来源]《辨证录》

  二十五、逐秽丹

  [组成]当归尾、大黄、甘草、枳实、丹皮。

  [用法]水煎服。1剂而燥屎下,腹痛顿除,不必用2剂。

  [功效]下气攻积逐秽。

  [主治]人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难化之品,存于腹内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此食积于肠,闭结而不得出,有燥屎之故也。

  [来源]《辨证录》

  二十六、固气生血汤

  [组成]黄芪、当归、荆芥(炒黑)。

  [用法]水煎服。1剂血止,再剂气旺,4剂血各归经,不致再吐矣。

  [功效]益气生血止血。

  [主治]人有一时狂吐血者,未有不本火者也。

  [来源]《辨证录》

  二十七、补正逐邪汤

  [组成]柴胡、当归、黄芪、人参、陈皮、半夏、青皮、枳壳、白术、甘草、干姜。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病重于日间,而发寒发热。

  [来源]《石室秘录》

  二十八、软坚汤

  [组成]人参、当归、白芍、青盐、熟地、山茱萸、麦冬、北五味子、半夏、附子。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人生块于胸中,积痞于腹内,法当用药以软之。

  [来源]《石室秘录》

  二十九、顺气汤

  [组成]苏叶、半夏、甘草、桔梗、百部。

  [用法]水煎服。

  [功效]顺气宽胸畅膈。

  [主治]胸隔不利。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救疼至圣丹

  [组成]人参、白术、熟地、附子、肉桂、吴茱萸、干姜。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腹痛之症,一时痛极,甚至手足皆青,救若少迟,必致立亡,此肾经直中寒邪也。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一、杜隙汤

  [组成]人参、当归、穿山甲。

  [用法]穿山甲火炒为末,煎参归汤,以穿山甲调之。急以米醋240毫升,煮滚热,以两足浸之,即止血,再饮上汤。

  [主治]有人在足上,忽毛孔标血如一线者,流而不止即死。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二、解酒散火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把榆、黄连、柞树枝、葛根、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下血之症,其人之血虚,不言可知。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三、脾胃双治饮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六曲、半夏、肉桂、砂仁。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主治]胃吐由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四、转食至神丹

  [组成]熟地、山茱萸、麦冬、北五味、元参、当归、白芥子、牛膝。

  [用法]水煎服。

  [主治]反胃。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五、熄火汤

  [组成]熟地、山茱萸、北五味、麦冬、元参、附子、白芥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熄火,滋阴潜阳。

  [主治]风痱之症,乃火热也。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六、消恶汤

  [组成]人参、白术、附子、半夏、南星、陈皮、白薇。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化痰。

  [主治]眼花卒倒,非中于恶,则中于痰,然中恶中痰,实可同治。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七、遏水至奇汤

  [组成]人参、莲子、白果2、茯苓、甘草、车前子、肉桂、王子留行。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

  [主治]小便不通。

  [来源]《石室秘录》

  三十八、壮骨去湿丹

  [组成]薏仁、芡实、茯苓、肉桂、牛膝、萆薢。

  [用法]水煎服。

  [功效]袜风湿,壮筋骨。

  [主治]两腿痠痛。

  [来源]《石宝秘录》

  三十九、生阴壮髓丹

  [组成]元参、麦冬、熟地、山茱萸

  [用法]制成药丸。

  [功效]滋肾养阴壮骨髓。

  [主治]痿废之症,乃阳明火症,肾水不足以滋之,则骨空不能立。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脾湿汤

  [组成]白术、薏仁、芡湿、茯苓、车前子、肉桂(不可多)。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燥湿。

  [主治]痛风,风懿,风痱,痿废之症是也。湿气入于关节骨髓之中,则痛不可忍,手足牵掣,腰背伛偻,经岁周年,不起床席。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一、止痛至圣丹

  [组成]苍术、白芍、当归、肉桂、良姜。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寒邪犯包络。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二、化痒汤

  [组成]炒栀子、甘草、天花粉、白芍、柴胡。

  [用法]水煎服,可愈。

  [功效]清泻胃火。

  [主治]有人觉胃肠中作痒,而无法搔扒者,只觉置身无地,此乃内火郁结而不散之故。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三、收舌散

  [组成]黄连、人参、菖蒲、白芍。

  [用法]水煎服。

  [主治]舌吐出,不肯收进,乃阳火盛强之故。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四、清火丹

  [组成]附子、熟地、山茱萸、麦冬、北五味子、牛膝、茯苓。

  [用法]煎服。

  [主治]双蛾,喉门肿痛,痰如锯不绝,茶水一滴不能下咽。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五、冰砂丹

  [组成]硼砂、冰片。

  [用法]研为未,以人乳调之。

  [主治]鼻中生红线一条,少动之则痛欲死。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六、收痒丹

  [组成]龙骨、皂角剂(烧灰存性)、冰片、雄鼠胆。

  [用法]先将前药为末,后以鼠胆水调匀,而后以人乳再调,如厚糊一般。将此药尽抹入耳孔内,必然痒不可当,必须人执其手,痒定而自愈也。

  [主治]耳中作痒,以禾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痒,自欲以刀刺其底,始快然,否则痒极欲死。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七、止喧丹

  [组成]白芍、栀子、熟地、山茱萸、麦冬27克、白芥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肾清热。

  [主治]有人耳中闻蚂蚁战斗之声者,此则非祟,乃肾水耗尽,又如怒气伤肝所致。

  [来源]《石室秘录》

  四十八、子母两富汤

  [组成]熟地、麦冬。

  [用法]水煎服。1剂而燥少止,3剂而痛少止,10剂而燥与痛尽去也。

  [功效]养阴滋肾。

  [主治]人有咽喉干燥,久而疼痛,人以为肺热之故,谁知是肾水之涸竭乎。

  [来源]《辨证录》

  四十九、安脏汤

  [组成]参芦鞭、瓜蒂、甘草、荆芥。

  [用法]水煎900毫升,顿服之,即用鹅翎扫喉中,必大吐,吐后而肝叶必须矣。

  [功效]涌吐疏利调肝。

  [主治]人有两目无恙,而视物皆倒植,人以为肝气之逆,谁知是肝叶之倒置乎。

  [来源]《辨证录》

  五十、消痈汤

  [组成]金银花、当归、蒲公英、生甘草、荆芥、连翘。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主治]生毒在手面,成结毒在皮肤,或生于面上,或生于颊间。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一、消痈万全汤

  [组成]金银花、当归、生甘草、蒲公英、牛蒡子、芙蓉叶(无叶时,用桔梗)、天花粉。

  [用法]水煎服。

  [主治]身上手足之疮疽。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二、去刺全目丹

  [组成]冰片、黄连、硼砂、甘草。

  [用法]各为细末,无声力度,用人乳调少许,点肉尖上,觉眼珠火炮出,一时收入而愈。

  [功效]清热去胬。

  [主治]有人眼内长肉2条,长1寸,如线香之粗,触出于眼外,此乃肝胆之火。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三、上消瘢疮散

  [组成]金银花、当归、川芎、蒲公英、生甘草、桔梗、黄芩。

  [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毒活血消疮。

  [主治]头面上疮。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四、五神汤

  [组成]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分利湿热。

  [主治]多骨疽、腿痈、委中毒、下肢丹毒等症。

  [来源]《洞天奥旨》

  一五十五、消丹饮

  [组成]玄参、升麻、麦冬、桔梗、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1剂丹化,不必2剂。

  [功效]清热透表。

  [主治]人有身热之后,其身不凉,遍身俱红紫之色,名曰火丹。人以为热在胸膈,谁知热在皮肤乎。

  [来源]《辨证录》

  五十六、清金解毒汤

  [组成]元参、麦冬、生甘草、金银花、当归。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解表。

  [主治]肺经生痛疡。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七、黄雷丸

  [组成]雷丸、大黄、白矾、铁衣、雄黄。

  [用法]各研为末和匀,枣肉为丸。酒送下9克,立时便下如人精者一碗,胸中便觉开爽,每克9克,则鳞甲尽落矣。

  [功效]散结润肤。

  [主治]人身忽长鳞甲于腹间胁上,此妇人居多,男子亦间生。

  [来源]《石室秘录》

  五十八、四六汤

  [组成]苍耳、苍术、薏仁、茯苓、熟地、元参。

  [用法]各为末,密为丸。每日吞用30克,2料,必然得效。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

  [主治]或人有感疠而成大麻风者,外症皮红生点,须眉尽落,遍体腐烂,臭气既不可闻。

  [来源]《石室秘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健康解密##健康明星计划##中医##健康##超能健康团#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zhuanti/2021-11-10/55462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