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下面就医网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这一块的相关问题,希望下面的介绍能帮助到你解决这个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后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春节临近,为确保健康过大年,大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注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回答了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问:一些网友认为,实施“乙类乙管”后就可以放松防护,进入到公共场所也可以不戴口罩。这种观念正确吗?
常昭瑞:当前国内新冠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应佩戴口罩:一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二是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三是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四是近距离接触或护理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人员时。五是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快递、保洁等从事公共服务及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重在细节,贵在坚持。
殷文武:实际上,实施“乙类乙管”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更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之一责任人。在疫情流行期间,如果上班通勤,更好保持“两点一线”。对一些重点人群,像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在疫情期间更好少外出、少聚集。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尽量不要到影剧院、KTV、棋牌室、剧本杀等空间密闭、人群密集场所。
问:今年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之一个春节,为确保健康过大年,公众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注意?
常昭瑞:为确保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需在以下方面加强注意:
一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即使感染新冠病毒康复以后,也应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尽量不举办、不参加大规模家庭聚集性活动,减少家庭亲朋聚餐聚会人数,缩短聚餐时间,也可以通过视频、 *** 传递祝福,尤其是避免把感染风险传递给家中的老年人;
四是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五是要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或者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时,要尽可能待在通风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尽量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如果出现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
以上就是 就医网对该内容的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zhuanti/2023-01-14/64260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贵州客车侧翻,遇难者可以获得什么赔偿2023-01-14 22:26:00
- 泡绿茶的正确 *** ,泡绿茶怎么泡2023-01-14 22:25:59
- 武汉景点有哪些 武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2023-01-14 22:25:59
- 早生贵子是哪四样 早生贵子指的是哪四种东西2023-01-14 22:25:59
- 女孩结婚前要知道的6件事,忠告2023-01-14 22:25:59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2022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一览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2022-09-07 07:10:10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09:40:26
-
境外人员回国隔离新规2022:具体需要隔离几天?回国隔离新规放松!
2022-07-01 15:01:46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