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徐建国:培育疾控科研“领头雁”和主阵地

2024-01-25 搜狐网

  抗击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科技研发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疾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中国疾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的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具体是指什么?目前尚存哪些短板,又该如何补齐?近日,健康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传染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

  研用结合 医防融合

  健康报:《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科研攻关。对于这项工作,有何整体考虑?

  徐建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现有的疾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在传染监测技术和信息利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新疫苗和新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全面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科研攻关工作。

  概括来说,我们将从“完善体系、建设平台、提升能力、强化攻关”四个方面,全面加强科研攻关工作,推进疾控科研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这四个方面具体为: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预防控制科研体系;构建形成分层建设、错位发展的疾预防控制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实践应用与成果转化攻关。

  健康报:《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疾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具体该如何落实?

  徐建国: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预防控制科研体系。

  一是加强预防医学科学院建设。按照疾控体系改革要求,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都要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国家级预防医学科学院发挥“领头雁”作用,成为“科教研防”一体化的国家级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龙头机构,加强预防医学的基础性、应用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发挥骨干作用,加强科研资源与平台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是提升各级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使之成为疾预防控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阵地。中国疾控中心起创新引领作用,省级、具备条件的市级疾控机构主要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基层疾控机构推进应用实践。打通科学研究与转化应用渠道,促进科学研究更具问题导向,促进疾控科研成果实施转化和推广应用,形成疾预防控制研用结合、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提升传染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促进疾控科研体系的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传染国家医学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传染防控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传染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的产出,共筑传染防控的防线。

  四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合作。

  建设平台 提升能力

  健康报:疾控科研平台对公卫领域创新而言意义重大,该如何构建这一平台?

  徐建国:一是强化软硬件建设,完善疾控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在中央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细致梳理疾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科技重点发展方向,加强疾控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布局,补齐制约疾预防控制科研发展的短板,统筹规划疾控领域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层建设、错位发展的格局,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构建紧密完善的疾防控创新平台网络。

  二是通过“有组织的科研”,优化疾预防控制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平台。配合实施“新发突发重大传染防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力争设立公共卫生健康安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实现疾预防控制关键核心科学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风险预测、监测预警、原发现能力,提高疾预防控制相关的检测产品、疫苗、药物快速研发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战略性转变。

  三是围绕防控全链条,构建疾预防控制“产学研用”平台。加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广泛合作,打通疾预防控制从监测预警、形势研判、流行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疫苗研发、药物研制到产品应用的体系化科研通路。

  健康报:疾控科研能力提升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徐建国: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面向重大疾预防控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或引进相关领域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立疾控首席专家队伍,发挥其专业引领、政策咨询和学术及科普传播作用。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国际视野的青年学术带头人。目前,国家层面已启动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省级层面可以借鉴国家模式,通过立项、内培、外引,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提升疾预防控制整体创新能力。

  二是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强化疾控领域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省、市级疾控机构要配备专业科研管理团队,县区级疾控机构要设置专人负责。定期开展科研管理相关培训,聚焦疾控领域科研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伦理、培训和激励等环节,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集中资源解决“卡脖子”问题

  健康报:接下来,疾控科研攻关将重点聚焦哪些方面?

  徐建国:我们将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解决重大疾预防控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关键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道。

  在基础研究方面,聚焦疾预防控制的共性机制和前沿技术,包括原体发现、检测、鉴定、监测,新发传染的快速甄别和风险预测、疫苗快速研发,新型药物和关键设备研发等。

  在应用实践方面,通过公共卫生与大数据、信息化的应用融合,聚焦智能化多点触发的早期主动预警技术、疫情传播趋势预测技术、智能化流行学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技术、重点场景与社区防控技术等。

  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突出疾控实践和公共卫生应用特点,鼓励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享科研平台和科技资源,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产品和适宜技术,形成疾控领域“产学研用”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杨利春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anzixun/jinrikandian/2024-01-25/73692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